大四班班級工作計畫

、指導思想以《幼稚園教育指導綱要》為依據,認真參加教科研學習,更新保教觀念,加快教育現代化、信息化進程,不斷提高保教質量,形成良好班風。

二、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班級幼兒人數不變,男孩26人,女孩14人,共40人。回顧大班上半學期對幼兒的教育和培養,他們無論在行為習慣方面,規則意識方面,交往互助方面,對事情的理解能力方面,以及思維形象學習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

首先,在表達表現方面,他們的表現欲增強了,通過故事表演等手段,他們的語言、肢體、繪畫、音樂等表現進步了,對自己有一定的自信。

其次,在主題教育活動中,他們能與老師一起觀察、收集資料,了解新鮮的事物,尋求想知道的答案,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行為習慣方面,尤其在禮貌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無論看到認識或不認識的老師或小朋友都能主動打招呼。在語言表達方面,他們的語言表述能力有所提高,逐漸由原先的講半句話到講完整地一句話,嘗試著講述一件簡單的事情,語句逐漸清晰,但是在語句和語句的連貫上有所欠缺,表達時喜歡重複使用“後來後來。。。然後。。。。”要么就是“恩。。。。”,還有的幼兒講述一件事缺乏邏輯性,想到哪裡說到哪裡,在計算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統計和實際運算的能力,如:在遊戲中會運用加減運算進行買賣;另外,在遊戲的活動中,幼兒學會了與他人分工、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加強。

同時我班幼兒也存在幾方面的不足:

1、遇到困難的事情就退縮,不願大膽嘗試。

2、任務意識不強,沒有很強的責任心。

3、生活上依賴性強,動作拖沓,有等著老師或別人幫助的現象。

4、上課有個別幼兒注意力不集中,有喜歡講話、插嘴、小動作的現象。

根據以上本班幼兒的優勢及不足,對照大班幼兒的發展目標的情況,制定以下班級工作目標。

三、班級工作目標

今年我們將根據《新綱要》,積極開展以我是國小生——“幼小銜接”為中心的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從幼兒入學前的心理準備、行為準則準備、學習能力準備、生活能力的準備四方面教育出發,使幼兒順利地從幼稚園踏入國小的學習生活。

具體工作要求:

1、心理準備:了解國小的情況,使幼兒產生嚮往上國小的準備。

2、行為準則的準備:了解國小生要遵守哪些紀律?如:有時間觀念不遲到;上課坐姿,二分鐘預備鈴要做什麼等等

3、學習能力的準備:

a、激發幼兒好奇好問的求知慾:能關注周圍,不怕困難,積極尋找答案。

b、有意注意的培養:在老師集體活動時間裡幼兒專心聽講,能逐漸保持注意的穩定和持久。

c、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能與他人合作、有堅持性,不怕困難。

d、了解國小的生活,初步知道國小學習的情況。(如學什麼?課程表?)

e、加強閱讀能力、理解力的培養,豐富幼兒生活中的辭彙,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生活能力的準備:使幼兒在生活上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整理書包、衛生習慣、準時上幼稚園、按時入睡、在自由時會結伴玩耍等)

四、具體工作計畫

(一)保教工作

1、保育工作

(1)、自己穿脫衣服,摺疊衣服。

(2)、會正確使用筷子進餐,安靜進餐,保持桌面整潔,餐後會擦桌和擦嘴。

(3)、多和開水,出汗時能自己換衣服,能保持衣服的整潔。能自己摺疊被。

(4)、不舒服能及時告訴老師。

(5)、根據天氣變化指導幼兒穿脫衣服。

(6)、做好預防秋冬兩季傳染病的工作。

措施

(1)、餐前向幼兒提要求,餐後提醒幼兒。

(2)、教幼兒穿衣服,進行穿衣服比賽。

(3)、利用兒歌、故事等形式,有針對性的教育幼兒專心吃飯,不挑食,保持桌面乾淨。

(4)、進行空氣消毒工作。

2、各領域工作

健康領域

(1)、身體健康,經常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

(2)、知道一些安全常識,不玩危險物品和危險遊戲。

(3)、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注意保持和參與周圍生活環境衛生清潔的工作。

(4)、具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知道和理解一些必要的安全防範方法和健康常識。

(5)、積極、自動參加體育活動,能探索和掌握多種運動器械的使用,有一定的創造性。

(6)、動作協調、靈活,不怕困難,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7)、和同伴一起友好的玩,不欺負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