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學校教研工作計畫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按照縣教研室工作重點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實現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徹底轉軌為目標,著眼教育質量跨越發展,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強力實施有效教學,促進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二、目標措施

1、完善改革教研機制,搭建好教學研究的有效平台

在過去四年改革的基礎上,繼續補充豐富教研活動的形式,提高教研效率。一是學科教研:每周一上午語文、歷史、英語、體藝學科教研,周一下午數學、理化、思品教研,實行學科組長負責制;二是集中教研,一上午第一節,下午第一節均為撰寫反思時間,由教導處組織;三是年級教研:每月月考結束後,舉行年級教研,由年級組長組織,包年領導負責;四是校際教研:今年除按時組織教師參加縣局組織的教研活動外,還要分科組織本校教師到外校參觀學習,提高我校教師的教學水平;五是外出學習:繼續委派組長、骨幹外出取經,提升我校教學教學水平;六是開展網上交流,評比博文,交流感受,擴大信息交流。

2、緊扣教學一線重點難點,豐富教學研究內容

教學工作的樂趣在於教研,沒有了研究,工作就成為周而復始的老牛拉磨,毫無生機。

今年我們將首先繼續推行“集智雙線分層導學案”備課模式的實踐與研究:所謂“雙線分層導學案”備課模式,是為了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強調以學習為主線、以學習小組為載體的備課模式。其中“雙線”是指“教師”與“學生”兩條線平行備課、“集智”與“個性”兩線結合備課。教師備課時,使用“教師平台”與“學生平台”兩部分。“分層”一是指在集智研討時,根據教師自身素質,確定主備不同教學內容的“教師分層”。二是指設計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時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生分層”練習設計、學習活動設計。我們將著重從以下備課流程與方法突破入手。 1、周一教研時同年級同學科教師對下下周教學內容進行研討,確定學習目標。然後分工執筆主備不同教學內容,下周用一周時間查閱資料、研討精備。2、主備流程:體現“以學定教”、“學為主線”。(1)、學生平台:周一教研擬定目標-------同年級同學科教師合作分工擬定“自學導航”習題------同年級同學科教師合作分工擬定“鞏固訓練”習題-------同年級同學科教師合作分工擬定分層“反饋測試”。

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是:“導•展•練•測”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模式。(2)、教師平台:設計導語、創設情境-------設計自學方法、提供學習幫助------設計小組交流方法------設計展示交流方式方法------設計難點重點突破方法、歸納知識點-------設計鞏固交流部分師生互動方法------設計反饋測試方式方法 3、周一集智研討由備課組長組織同年級同學科教師對主備導學案進行研討修訂完善。 4、複印分發至各教師,進行個性化修訂補充完善,對學生施教。

其次是繼續抓好課堂教學研究:每天有兩至四名教師公開作課,作後現場集中評議,切實通過演、練、評提升素質。第三是考試研究:緊扣課標研究課題,提升素質,這是一條最為實用的捷徑。今年我們要特別增加對試題的研究力度,從中考到月考都要抓住每一次的機會。四是學習經驗:了解教育動態,跟上時代的節拍,讓外出教師地向本校教師交流學習內容,提高認識,達成共識。五是校內名師交流:利用周一教研時間讓我校的名師舉行講座介紹自己的經驗之得,力求百花齊放,更新教師教學理念,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

3、創新教師培養機制,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教師是教學的生產力。提高教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永遠是提高教育生產力的主鏇律。

借秋學期開展的“第八屆中學教學能手評選”之東風,今年我們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提高教師素質:一是加強對教師敬業思想的教育,通過名師事跡的宣傳,校園模範的表彰等形式弘揚高尚的師德,開展“名師人生”、“我的教育人生”等交流大討論;二是組織學習,通過聆聽、觀看、交流等形式潛移默化中薰陶教師;三是培樹典型,啟動青年教師培養方案,建立培養制度,並具體落實到常規工作中,促進他們專業化的快速成長。四是開展“四個一”活動,即每位教師做好一本筆記,讀好一本好書,寫好一篇論文,研好一個課題;五是表彰先進,爭取“掛職培訓”的機會,利用教師節對一批能力出眾的教師要大力表彰,引領正確的宣傳導向,拉動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