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體育教育工作室工作總結和年工作計畫

XX年體育教育工作室工作總結和XX年工作計畫

本工作室成立於XX年1月,至今已經開展一周年,一年來在教育局、教研室和成員學校的關注和幫助下,溧陽市吳健名師成長工作室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在這一年的活動中,工作室充分發揮名師在課堂教學、課改實驗、課題研究、師資培養等方面的示範、指導、引領作用,一方面從提高工作室成員教學能力、學術研究能力和學術修養幾個層面入手,促進每一位成員提高;另一方面,組織開展培訓、研修和觀摩等活動,促進了成員學校及溧陽市體育教師專業素質的整體提升。反思和總結這一年來的活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制定工作計畫及實施方案

為確保“名師工作室”紮實而又開創性地發展,發揮工作室每個人的特長,工作室制定了詳細的活動計畫和實施方案,並根據成員的發展需求,制定了日常學習、交流制度。要求每位成員按照工作室的要求和自己的工作實際,實行自學、集中學習、網上學習交流等多種形式努力提高自己在教育教學上各個方面的能力,紮實有效地在開展教學教研活動,工作室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畫和工作行事曆。

工作室的工作計畫,主要考慮到教師的實際發展,即通過“課堂教學能力的提升與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實現“專業能力的提高”。所以,本工作室的工作有計畫地組織課堂教學實踐研討活動,給每位成員創造展示自我的平台,提供成員相互學習的機會。並在活動中,計畫組織圍繞相關主題進行針對性的研究,組織專題研討活動。

為了活動的實效性,工作室建立了qq群,每次活動的主題及內容都會在群里公布,讓成員提前思考,讓qq群的網路研討成為常規活動,計畫是每周三上午8:30~10:00群討論。我們還將根據每次的主題活動,提前一兩周組織qq群討論,針對課堂教學設計和主題進行研討,共同研究課堂教學的設計、研究課堂教學的最佳化策略等等。根據教育局相關檔案要求,建立了工作室部落格和成員部落格,主要是發布相關的活動信息、工作室的動向,及教師個人的反思等。

二、組織多樣化的研討活動

1、理論學習為基礎

工作室成立之後,關注教師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的發展。工作室利用活動經費,買了教育教學書籍,要求教師加強自學,以提高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如:《走進新課程》《好課是如何練成的》《有效教學》等等。我們還要求每位成員每學期完成4~6篇讀書筆記,特別是在寒假、暑假期間,並要求把讀書筆記放自己的部落格中,供大家一起學習交流。

我們還利用定期的專題研討活動,加強教育教學、專業理論的學習與研討,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年度,工作室發表、獲獎論文共17篇次,其中發表四篇、常州市一、二等獎2篇、溧陽市一等獎4篇。

2、專題講座為平台

本學年工作室圍繞課堂有效教學的途徑與方法組織了8次專題講座,如:何xx老師的《體育教學中實施差異性教學策略與方法》、鄭xx老師的《體育教學組織方法的設計策略》等等。以講座為平台,成員能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提供大家思考和討論的機會,有效地提高了成員教師的認識和實踐能力。

3、教學實踐為載體

真正的名師源自於課堂、根植於課堂。本工作室重視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關注課堂教學能力的發展,與課堂教學的最佳化策略。本年度共組織了13次教學實踐研究課,如:吳xx老師的《足球:直傳斜插“二過一”配合》、李xx老師的《途中跑》等等。通過教學實踐研究,我們共同研究課堂教學的最佳化策略與途徑,大家一同研討、甚至爭論,挖掘課堂有效教學的途徑與方法,在研討中不斷提高成員老師的認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沙龍研討為發展

工作室重視教師的專業能力發展,不僅僅通過教學實踐展示、講座等,還更要求教師個人能發表個人的理論與實踐總結,所以工作室圍繞體育有效教學的途徑與方法組織專題沙龍研討活動。本年度共組織專題沙龍研討活動七次,活動大家能暢所欲言,發表個人的觀點,最後由工作室領銜人做最後的總結與指導,提高成員的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

三、名師成長工作室工作初顯成效。

工作室活動的開展,使青年教師的師德修養和業務素質快速提高。一年來參加工作室的青年教師無論從教學水平、教學策略,還是成果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一年來工作室成員發表和獲獎論文總計17篇,參加全國、省市各類優秀課、和基本功比賽獲得12人次獎勵,其中吳xx老師獲得全國十四城市評比二等獎、江蘇省二等獎;xx市三等獎2人,溧陽市一等獎3人,xx市二等獎3人,xx市三等獎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