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教育局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畫

一、 XX年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教育改革創新情況

1.首批教育聯盟運作順利。XX年,xx區繼續探索集團化辦學模式,通過組建教育聯盟整合最佳化轄區教育資源,為聯盟各成員校提升及師生髮展提供更多機會、更大空間。3月底,xx區首批3個教育聯盟即xx實驗高中教育聯盟、城北中學教育聯盟和溶洲國小教育聯盟誕生,迄今聯盟內學校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運作比較順利,發展特色初顯。

2.辦學管理體制改革深化。XX年上半年,區教育局進一步調整直屬事業單位,撤銷4個學區指導中心,將其原有職能併入xx區教育發展中心,中心內設科室由7個增至9個,強化了中心的專業指導作用,機構、職能、人員進一步理順後,區一級管理效應將得到充分發揮。

3.教師雙聘工作有序開展。利用新一輪崗位設定及人員聘用的契機,真正落實教職工全員崗位聘用制度。目前xx區中國小校新一輪崗位設定及人員聘用工作有序開展即將完成,旨在實現“多勞多得”、“績優酬優”,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同時促進轄區教師合理流動,均衡配置教師資源。

4.“三名”人員管理方式轉變。打破原來“平均分配”的資金管理思路,引進選拔性競爭機制,開展“三名”人員競爭性教科培項目資金分配評審活動。採用專家材料評審、面試答辯與行政審批相結合的方式,公開遴選,擇優扶持,做到項目扶持有重點、項目資助覆蓋面廣、資金使用績效高,充分調動了“三名”人員參與教育科研的主動性。

5.招生改革工作繼續深化。深化春季招生改革工作,實行分批(戶籍生、政策性照顧借讀生、普通借讀生)錄取政策,保障區屬職校生源質量,滿足戶籍人口入讀我區職校需求。繼續實施義務教育階段自主選校、積分入學、跨區招生等政策,廣受市民歡迎。15所公辦國中共提供2074個學位供戶籍生選擇,12所公辦國小提供328個學位供戶籍生選擇。全面推進入學審核工作改革,最佳化材料審核流程,降低民眾辦事難度。

6.首批可持續發展教育實驗學校誕生。xx區深入開展可持續發展教育實踐,xx二中、xx科院附屬學校、xx國小、xx中心國小、xx國小5所學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項目全國工作委員會授予“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實驗學校”稱號,它們將在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上先行先試,總結經驗予以推廣。

7.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在禪試點。XX年上半年,xx區教育局與清遠職業技術學院簽定探索現代學徒制試點協定,選定華材職校的美容美體專業、機電專業開展合作,實施中高職對接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此舉將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和就業選擇空間,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8.服務民眾、聽取意見形式創新。結合黨的民眾路線教育活動,創新服務民眾方式,在區政府通濟大院大堂設立xx教育“一門式”服務中心,實行前台“統一受理”、後台“分類處置”、管理“全程監控”的運作體系,為市民提供便利服務。打通教育部門與社會各界溝通渠道,開展家長代表進校園系列活動,聘請教育觀察員為教育改革發展建言獻策。

(二)各類教育發展情況

1.優質學校創建工程順利推進。為實現優質教育全覆蓋,XX年初xx區出台了創建優質品牌學校實施方案,隨後啟動優質學校創建工作。3月選擇確定了11所試點校(其中3所為樣本校)。6月在xx二中開展優質學校試評工作,組織了部分責任區督學和其他學校管理人員觀摩整個評估過程,轄區學校進一步明確了評估的過程、內容和方式,並對照標桿和標準,努力提升自身辦學質量和水平。

2.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驗收通過。近年來,xx區通過持續加大投入、整合最佳化資源、實施素質教育等一系列舉措,推進轄區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XX年4月,xx區通過了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評估認定,評估組對xx區在縮小校際差距、提供更多教育選擇、促進教育公平、推進學校特色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

3.民辦學校辦學更加規範。通過核查民辦學校在校生學籍、暫住地址、教師持證、收費納稅情況等,對區內違法違規超規模辦學的民辦學校進行查處。加之民辦學校普查力度進一步加大(對我區113所民辦幼稚園、8所早教中心進行了普檢)、新換屆選舉的民辦教育協會積極作為,共同促進了轄區民辦學校規範發展。

4.普惠性幼稚園規模擴大。XX年,xx區挖掘潛力,通過政策引領、資金扶持等方式,推進辦園場地充裕的南莊片區公辦性質幼稚園改建、擴建,公益性普惠性幼稚園辦學規模進一步擴大(如紫南幼稚園、湖涌幼稚園、紫洞幼稚園招生規模不同程度增加)。同時,在城市升級進程中充分考慮城區辦園條件較差的部分老園,將周邊閒置公房改造為幼稚園用地(如區機關二幼、珠江幼稚園等),為其擴大辦學規模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