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近、遠期建設規劃

在未來5—XX年內,我校將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 “三個代表”重要精神和科學發展觀思想,切實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全面實行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管理,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新型人才。我校將以創新、改革為動力,以“人格建設”為核心,以傳統文化薰陶為基礎,以現代化教育手段為媒介,以“做高尚人、做善學者、做健康生”為宗旨,爭創懷化市先進學校。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的重要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學習和貫徹執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學校的一切工作以“創儒雅校園、建博雅隊伍、育誠雅學生”為宗旨,樹立現代教育觀、新型教師觀、21世紀學生觀,深入實踐鄧小平同志的“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思想,創辦高境界、高效益的特色學校,為學生終生學習和發展奠基。

二、發展目標

1、學校發展的近期目標(XX—XX0)

以“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為辦學宗旨,以“做高尚人、做善學者、做健康生”為校訓,通過全校師生的努力奮鬥,逐步形成“辦學效果誠信有度、辦學態度誠心有信”的辦學特徵,建設一支“真摯執著、為人師表、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的教師隊伍,使大多數教師成為“雅思雅量、雅言雅行、人格高尚、素養專業”的儒雅教師。力爭到200XX年,學校辦學條件達到湖南省合格化學校水平。學校管理不斷規範,教育質量名列漵浦縣農村中學前列,初步形成一定的辦學特色,積極爭創縣級示範性寄宿學校。

2、學校發展的遠景目標:(XX0——XX)

經過十年的努力和奮鬥,爭取以現代化教育思想和理念,現代化教育方法和手段,構建現代化的教育模式,把學校建成全市一流的有自己特色的示範性初級中學。

三、工作任務

(一)、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程,培養善學、尚善的“雙健”人才。

1、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政策,切實將素質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引導教師端正教育思想,明確教育方向,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推動教育和生產勞動、科技活動相結合培養高素質的現代人才。

2、注重發展學生“個性”,樹立新的人才觀、知識觀、質量觀、課程觀,強調個性自由發展,開發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創造能力。塑造學生健康向上、自信樂觀的人格,敢於挑戰困難、面對挫折的意志品質、學習品質,提高學習能力,增強學習信心。

3、改革課程設定,開展有利素質發展的各種課堂活動、教育實踐活動、社會服務活動,樹立“大課堂”觀念,把學習的時空觀念開放化、社會化,讓學習走出課堂,走出校園,走入社會,走進自然,在廣闊天地里得到最人性化的發展。按照《課程計畫》的綱性規定開齊課程,切實加強活動、實踐類課程的教學。在原有的基礎上,發揚優勢,努力提高英語課和信息技術課的教學質量。積級開展興趣小組和第二課堂活動,為學生的素質發展創設良好的條件和寬鬆自由的環境。

4、鞏固辦學成果,完善素質教育考評、監督機制,以科學、公正的各項指標來評估學生的素質發展水平。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穩步前進,銳意進取,向省級范校的目標努力。

(二)、抓好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培養仁愛、堅毅、親禮的文雅學生。

1、把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去,從小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集體、熱愛家鄉的思想教育,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遠大理想,立志為國家為人民為社會作出貢獻,奠定優良的思想道德品質基礎。

2、通過各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校園人文活動和社會教育活動、愛國愛鄉活動,培養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學習觀,增強面對困難和挫折勇於挑戰的恆心和毅力,形成良好行為習慣。

3、弘揚“樂學、會學、志學”的校園風尚,要把“自立、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成長目標,作為學校師生的首要思想工作來抓。在教師群體中宣揚“人格高尚、專業過硬”精神;對學生進行“儒家思想”教育,從小培養博大的愛心和寬容待人、互幫互助的美好心靈。

(三)、抓好教育教學科研,進行務實而又銳意創新的教育改革。

1、成立語文、數學、英語、理化生、政史地、技能六個教研小組,由學校行政人員親自領隊,以科學態度和科學理論為指導,勇於實踐,發揮職能,做到研究有專題,實踐有目標。定期進行實踐經驗總結,並整理成檔。

2、定期進行經常性的課題研究,形成制度化。密切關注國內外教育教學動態和先進理論,把各種富有時代特色和教研智慧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引進學校,進行專題探討、嘗試、實踐,逐步摸索出一條具有本校特色,新穎先進的教改之路。

3、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內“聽課、評課”活動,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定期組織教師外出觀摩、學習優質課。讓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技術真正進入課堂,以先進教育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學歷層次、業務能力,培養“儒雅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