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中學教務處工作總結

1、建立新型校本教研製度,促進校本教研活動開展。

為了加強集體備課的實效性,為了使大家在實踐中反思提升,在研討中共同成長不斷提高,5月份(5月10日開始),在第一輪組內賽課的基礎上,教務處安排了校級優質課競賽,由教研組在第一輪賽課的基礎上推選出1-2名選手,總計10名教師參賽,此次競賽,教師都能夠嚴格按照模式課靜心準備,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反覆試講提煉,確保了本次活動的質量。優質課比賽活動,為每位教師提供了互相學習、互相交流的平台。為青年教師提供了鍛鍊、成長的舞台,也為其他教師提供了學習的機會。通過組內反覆的磨課,在活動中我們看到了教師成長的印記,也為我們今天的校本教研開闢了新的思路,為我們的教學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本學期我們把提高教研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作為我們本學期的研究重點,做到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反對形式主義,避免一般化、低水平,避免不切實際的盲目拔高,因此教務處要求每位教師根據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學科組進行交流,通過發揮教研組、年級組、備課組的作用,有效開展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研究,做到互相學習、共同切磋、分享經驗,提高教學研究水平。完成課堂教學由低效向高效的過渡。

2、加強師資培訓,不斷學習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督促鼓勵教師加強學習,學習優秀的教育刊物和教育論著,課標解讀、《課程標準》及課表解讀等相關資料,促進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提高教師文化底蘊。學校為每位教師配發了《如何備課》、《如何說課》、《如何評課》、《如何做最好的教師》4本書,要求教師認真學習並做好讀書學習筆記,寫好反思、心得及相關的論文,並由教務處定期統一檢查。

3、堅持巡課聽課制度。以聽課查找發現問題,以溝通交流促提高,以嚴格規範的管理促提高。按學校制度要求教師之間要互相聽課,一般教師聽課應在15節以上,教研組長、備課組長聽課在20節以上,學校領導聽課至少在30節以上。領導的聽課情況由校長親自檢查,教師的聽課由組長檢查,做到有檢查有反饋交流,通過聽課,以具體的課例為載體加強了教師與教師之間的教學交流與研究。

4、集體備課

抓好集體備課是本學期重點工作之一,充分發揮集體備課組的作用,重點採取備課組集體研討的方式,重點針對教案的設計、落實模式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課例剖析等作為集體備課教研的切入點,教研組、同組課任教師互談互評,相互借鑑,反覆切磋不斷修訂完善教學設計,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5、和十二小的“中國小教學的有效銜接”活動,為中國小課堂教學的有效銜接搭建了平台,為中國小教師的溝通和交流提供了機會。本次活動,有語文、數學、英語教師總計300餘人,參會的教師們圍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評價和情感培養等方面就如何做好銜接進行了充分的交流,深化了交流的層次,拓寬了合作的渠道,豐富了活動的載體,形成中國小有效銜接的長效機制。做好了 “銜接”問題,我們的學生從國小到中學乃至更高層次的學校才能夠一直都能持續、和諧、健康發展。

三、加強畢業班工作

九年級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為切實提高畢業班的教學質量,提升我校辦學效益和聲譽,學校出台《國中畢業班工作管理方案》,使畢業班工作制度化、系列化。本學期召開了三次畢業班教師工作會議,五三次家長會,四次畢業班學生會議,做到畢業班工作抓早、抓實、抓細。並要求畢業班教師根據學科特點擬定好切實可行的教學計畫,學科備課組長認真履行工作職責,認真組織好集體備課,用集體的智慧突破教學難點。九年級領導小組經常深入年級檢查督促工作,定期召開領導組工作會議,研究、指導畢業班工作。同時加強與兄弟學校的交流、學習。在九年級中考備考工作會上,曹永忠副校長首先分析了學生的現狀,保學斌、佟慧、顧正芳分別介紹了學科備考策略,寇麗梅、馬璐、馬春燕老師分別交流了班級備考策略。教務處從加強學生管理、加強集體備課、全力做好綜合素質測試準備等方面對班主任及任課教師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最後李愛萍校長從“管理、研究、激勵”三個方面進行了工作動員,為中考的備考工作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