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2024年工作總結及2024年工作計畫

7、最佳化環境,促進教育和諧發展。一是嚴格落實學生的“兩免一補”,對學校財物實行“收支一條線”管理,實行校務公開。二是加強寄宿制學校管理,解決住校生的吃、住、行、學問題,確保了學生“進得來、留得住”。三是大力發展幼兒教育。在原有基礎上,新建陽邑中心幼稚園和南叢井獨立幼稚園,陽邑中心幼稚園粉刷了牆壁,購置了大型玩具,辦園條件明顯改觀;全鎮在園幼兒人數逐年遞增,3-5周幼兒入園率達到97%以上。四是開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堅持“安全第一”的辦學理念,落實“一崗雙責”,定期對師生進行安全知識教育,積極開展“安全活動日周月”等系列活動,加大學校安全隱患排查與整改力度,教育辦、學校、教師、家長層層簽訂安全工作責任狀,細化責任,形成了“人人抓安全、處處講安全”的良好教育氛圍,實現了全年安全“零事故”目標。五是做好法制he信訪穩定等各項工作。

二、XX年工作謀劃

XX年是“xx”的開局年,我鎮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圍繞教育局重點工作和全市教育發展目標,結合我鎮實際,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隊伍建設為基礎,以管理機制為保障,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堅持育人為本,尊重教育規律,推進素質教育,凝神聚力謀發展,夯實基礎再創業,不斷鞏固我鎮在全市的領先地位,用2至3年時間把陽邑打造成武安市一流教育強鎮。

為實現上述工作目標,我們要開拓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機制,重點實施八項戰略:

1、名校突破戰略。鼓勵各校出特色、提水平,出名師、育英才。充分發揮陽邑國小、南西井國小、北西井學校、邑東幼稚園在辦學條件、辦學規模和辦學效益等方面的優勢,爭取名校突破。找準定位、創新理念、夯實措施,爭取用2至3年時間,將以上學校建成武安市一流學校(幼稚園),立足長遠,在邯鄲市找位置,向河北省農村學校第一梯隊目標邁進。

2、質量提升戰略。樹立以提升質量為核心的指導思想,樹立科學的質量關,以人為本,以生為本,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一是以素質教育為抓手,堅持“幼兒抓習慣、國小抓活動、國中抓基礎”的教育理念,將“雙愛好”“十個一”“六愛塑魂”等活動滲透到教育教學各個環節,紮實有效地開展,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二是強化課堂常規管理,向課堂教學要質量。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著力打造優質、高效課堂,提升學校整體競爭力。三是質量檢測規範化。組織好每學期的期中和期末質量檢測,從檢測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改進教學。把好中考和通考關,北西井學校要周密制定國中學段、學科教學計畫,精打細算每一天,抓實教學各個環節,時刻關注中考導向,夯實學生基礎,打好中考戰役。國小認真落實“四清”,高度重視各年級的質量檢測工作,確保學生和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滿意。

3、隊伍建設帶動戰略。大力加強幹部教師隊伍建設,打造一支管理科學、作風一流、業務精湛、精幹高效的教育團隊。一是加強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正面引導,樹立典型。狠抓教師業務提高,以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為重點,發揮“三名”和“五十佳”的骨幹帶動作用,深入開展業務培訓,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加強校長隊伍建設,嚴格落實校長聽任課制度,要求校長深入一線,在一線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努力創設互相學習、互相觀摩、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教學氛圍。定期舉辦校長論壇,在交流討論中整體提高校長的能力。三是落實獎懲,全面促進。將學校管理、教育質量、教師培訓、課堂教學等納入對學校、教師日常考核範疇,建立長效激勵評價機制,提高學校整體辦學水平。

4、管理機制戰略。建立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導向的工作機制,不斷完善教學管理,充分體現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特點。堅持教育辦為學校服務、學校為教師服務、教師為學生服務的理念,多元搭建交流平台和施展才能的舞台,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學校管理水平。突出“科學+人文”的原則,加強對課堂教學、備課、作業、輔導學生、教學評估、基本技能等各個環節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同時強化財務、後勤、安全、考核評價等管理機制,深化教育內部體制改革,以規範精細化管理,帶動全鎮學校共同進步、提高,形成一批管理特色鮮明的學校。

5、教研核心競爭戰略。圍繞“學生主動、課堂互動、教師個性、教學開放”的要求,立足課堂,從學校和教師的工作實際出發,從教學中的問題入手,確立實際有效的教研課題,以教科研提升教師能力。全面落實課改精神,實現教師在教學任務上從教書向教書育人轉變;在教學方法上從注重教法向教法與學法指導同步轉變;在教學評價上從終結性評價向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並重轉變。深入推廣北西井學校的“三段式”教學法、柏林學校的“三xx”教學管理模式和國小語文“四四”教學模式,認真搞好課題研究,召開市級國小高效課堂現場會,以教研為核心促進全鎮教育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

6、內涵發展、特色辦學戰略。在新學年,各校要因校制宜,進一步深入挖掘學校文化內涵、凝練特色,努力構建德育文化、環境文化、活動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打造陽邑教育品牌。

7、教育均衡發展戰略。切實採取有效措施,加大布局調整工作力度。一是加強硬體建設,實行學區一體化管理。完成南陽邑學校校安工程,啟動南叢井幼稚園建設工程,加大中心校教育投入,實現儀器、圖書、現代教育技術裝備上檔晉級,為教育均衡發展提供硬體支持。二是強化學校軟實力的均衡發展,加強學校橫向交流。陽邑國小和北西井學校、柏林學校和南西井學校結成聯盟校,教學點和中心校實行“捆綁”考核,形成強強聯手、強弱聯萌的良好態勢,聯萌校教師定向、互助交流,以求實現學校的共同發展,達到共贏。

8、高標迎檢、整體領先戰略。全面做好河北省第二輪教育督導迎檢工作,要提高認識、健全組織,把迎評工作作為學校的階段性中心工作;抓住重點、明確職責,將迎評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加大投入、營造環境,提高迎評工作水平;高標定位、查漏補缺,完善迎評檔案管理;突出特色,打造亮點,提升迎評工作質量,高標準順利通過檢查驗收。通過達標驗收,全面提升我鎮的辦學水平和知名度,使陽邑鎮成為武安市農村教育的領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