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開展《小班化背景下國小英語課堂教學“人文評價”的研究》的課題研究已有一年多的時間了,在此期間,實驗工作得到了教研室錢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得到了學校領導的支持,得到了實驗學生家長的支持。經過我們國小英語課題組3位成員的共同努力,本學期實驗工作進展順利,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首先,設計評價獎章
為了更好的評價學生的點點滴滴進步,我們設計了體現不同等級的評價印章。
其次,設計評價手冊《成長的足跡》
設計了評價手冊《成長的足跡》,詳細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手冊共分兩大部分:一是挑戰自我,二是才藝展示。評價手冊在使用的過程中,我們根據需要已經進行了三次修改。
第三,製作班級形成性評價表格
對於一個有四十多位學生的班級,適時評價,並讓每位學生快速及時地得到反饋信息,顯然比較困難。為此,特製作班級形成性評價表,張貼於教室內。我們幾位實驗老師設計了不同風格的小組競賽表。
課題自開題至今日已經由課題的準備階段過渡到實施階段。我們通過課堂評價、作業評價、對學生的語言知識、語言能力、學習習慣、學習策略、學習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多種形式的評價,為我們的英語教學帶來了一些變化: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比原先有所提高,有了更加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我們實驗班學生在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等幾方面都明顯好於其他班級學生。連續兩年的期末考試,實驗班的合格率、優秀率都高於其他班級。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課堂評價
課堂評價是形成性評價的主要部分。通過一年的實驗,我們進一步加強了課堂評價。我們是通過自評、互評、組評、師評等多種評價方式來進行的。通過自評,不斷反思,形成有效的、符合個性特點的學習策略;通過學生之間的互評取長補短,培養了他們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設計了學生課堂學習習慣記錄卡,通過對學生在課上能否經常主動回答問題,能否積極參與小組合作活動,能否集中注意力聽課,紀律如何,能否主動提問,能否善於表達自己的意見等多方面來評價學生,學習習慣記錄先由學生自評,然後交給小組長評價,再讓老師來評價。同時定期讓學生帶回家,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每節課都展開小組競賽活動,表現好的得到獎勵。為了控制班級紀律,紀律差的小組將扣掉一定的標誌。課堂上還要評選“表演明星”、“聽課之星”、“發言明星”“進步之星”等等。獲獎者會在評價手冊上得到獎章。這樣既培養了孩子們的集體榮譽感,又鍛鍊了他們的個人能力。通過以上幾種措施,學生學習習慣、課堂紀律明顯好轉,學習氣氛濃厚,課堂學習效果明顯提高。
2.作業評價
每節英語課後會布置一定的英語作業。作業的形式比以前也豐富了很多,有強化基礎知識的聽說讀寫作業,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表演會話作業,有拓展延伸的手抄報作業,還有開拓視野的實踐性作業。作業內容讓學生記在作業本上,家校配合完成。每個單元的學習完成之後,老師、家長在評價手冊上對作業完成情況寫上一些評語。進一步採用動態作業評價體系。作業完成好的,每次會得到一個good 印章,積累到一定數量會換得一個excellent 印章。此外,我們還鼓勵學生自評和互評,反思自己的作業情況,採用了自評、互評、家長評、老師評的多元作業評價方式。
3.學生學習態度的評價
我們通過課前準備評價,課堂表現評價,作業完成評價等幾個方面來進行。
現在英語課前,大部分學生已經能準備好英語課本,複習上節課所學內容,進入學習狀態。課上絕大多數學生注意力集中,思考積極,對所學內容感興趣。踴躍參與課堂活動,主動質疑,積極發言討論、交流並能與他人合作完成任務。經過家校配合,大多數學生能自覺按時完成作業。
4、英語能力的評價:
在實施形成性評價的過程中,我們更多地關注了學生運用語言交流表達的能力。因此,在課堂上或是課外都可以對學生進行評價。定期開展英語演講、英語故事比賽活動,評選故事大王、表演之星、小小設計師等。
5、完善學生成長檔案袋。
學生成長檔案袋是形成性評價的重要內容。為了突出評價的過程性並關注個體差異,我們進一步完善學生成長檔案袋的使用。學習檔案的內容豐富多樣,我們現在收集了學生認為滿意的作業作品、評價手冊、平時書面測驗的試卷、家長的評語、教師的評語,英語手抄報。隨著課題的進行,還會有更多的內容充實到檔案袋。
總之,人文評價不僅能使學生在英語課程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發展;也使教師從中獲取英語教學的反饋信息,以便於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適當的調整,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