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國小團支部工作總結

時光飛逝,忙碌中一學年的腳步已經悄然走遠。我們在過去的一年當中忙碌著、辛苦著、奔波著,同時也收穫著。下面我就把一年來的工作做簡要的匯報總結。

一、立足本職工作:

1、師德方面:

一學年來,我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不遲到、不早退,認真備課、上課,不無故拖堂缺課;不搞有償家教,不給學生推薦各類書籍和教輔材料;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沒有家長投訴,維護了“北嶺”的美好形象;不計回報,熱情幫助同事;積極參加各類學習,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及時反思,撰寫心得體會……努力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

2、教學工作:

一年來,作為學校的音樂教師,我還是一如既往的認真備課、上好每個年級每個班的每一節音樂課。本學年,我完善了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的評價機制,更好的激勵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積極性。

本學期,由於學校人事的變動,學校領導陣前換將,我臨危受命,,積極承擔新課改成果展示課。接到任務我積極準備。4月22日我做的音樂課《手拿碟兒敲起來》在新課改成果展示中,受到了聽課專家的認可和好評。在一次次地公開教學中,雖然苦一點、累一點,有失敗的苦澀與淚水,但也有成功的開心與喜悅,我深深地體會到自己在一點點的成長。在此,我真心地感謝學校領導對我的信任與支持,感謝老師們對我的指導和幫助。

3、教研工作:

本學期我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把每一次和同志們學習交流的機會當做提高自己的課堂。面對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我與同組教師共同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積極交流經驗,打破學科壁壘,改變單一的知識結構,拓寬自已的知識面,進行學科綜合,搞好學科合作、跨學科合作,互相學習,了解其它學科的教學方式,了解其它學科的知識體系,了解學生在其它學科的動態情況。

教研活動民主,多採用討論形式。如:如何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如何搞好體育遊戲的教學?如何批改美術作業?如何藉助動作,發展學生的思維?如何培養學生的意象思維……通過教研活動,使教師由教教材轉變為用教材教,由教材被動的執行者轉變為教材的主動建設者。

二、共青團工作

1、弘揚雷鋒精神,高漲志願熱情

今年的正月xx,片片雪花從天而降,大地一片銀裝素裹,給觀燈的人們送來了喜慶的瑞雪。然而,這場雪也帶來了行路的困難,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

3月2日是我們老師們返校的第一天,為了給第二天返校的學生提供良好的行路條件,老師們在清掃了辦公室後,我校團支部號召全體青年志願者清除校內外道路上的堅冰積雪。青年志願者們拿起鐵鍬、掃帚,努力清除了校園內外主要通道的積雪,雖然天氣寒冷,但是單薄的衣服、不充足的衣帽裝備並沒有影響他們的志願熱情。不到一個小時就將學生上學的主要通道的積雪清除的乾乾淨淨。

在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來臨之際,我校團支部的青年志願者又一次用實際行動展現了青年教師們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又一次用實際行動緬懷了人民的好戰士——雷鋒;又一次用實際行動加強了為學生服務的意識。

2、 “五四”激情飛揚,展現青春才藝

伴隨著紀念五四運動91周年的號角,我校團支部和政教處於XX年5月4日下午共同攜手舉辦了“提升品位提高素養”青年教師才藝展。青年團員教師通過歌舞、朗誦、書法、繪畫等形式向全場展示了我們青年教師的特長與風采,表達了為學生服務、為學校奉獻的美好願望。

學校中層以上領導幹部擔任了本次大賽的評審,公平、公開、公正的為每一位參賽教師亮分,並在賽後做出精彩點評,為青年教師今後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本次活動為青年團員教師們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提供了相互學習交流的機會。同時也讓青年教師們接過“五四”精神那不滅的火種,用“熱情、智慧、汗水”去書寫“教師”這平凡而又偉大的名字。

讓我們用“創意、和諧、快樂”,去實現“成功、精彩、難忘”。讓五四的精神放射出更加奪目的時代光茫,讓我們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譜寫出更加輝煌的青春樂章。

3、聆聽健康講座  提升心理素質

眾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當代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讓自卑的孩子走向自信,讓失意的孩子走出陰霾,讓頑皮的孩子變得乖巧,讓落後的孩子懂得奮進……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顯現出它獨特的魅力。

我校一直致力於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手段、新方法,但在實際工作中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困惑。為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實力,在5月11日下午3:00特將我區心理健康教育專家趙之雲老師請進了北嶺國小,為全體青年教師做專題講座。針對當前學校教育工作中出現的諸多心理問題的學生,如:單親學生、父母離異學生、自控力差的學生等,他們的心理與正常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不同,導致出現學習懶惰、打架罵人、不良行為習慣等問題。在聆聽了趙老師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後,讓我們更深層次的認識了心理健康教育內涵,更懂得拿起心理健康教育的武器,幫助這些問題兒童走向美好的明天!

4、塑造良好習慣,打造“一校一品”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 國小時代是人生成長的關鍵,在這個階段,培養人一生的好習慣,是日後取得成功的基礎,對於人的一生是十分重要的。

我校於XX年9月,開始實施“百個行為好習慣”養成教育活動。內容包括學習、閱讀、禮儀、安全、公德、生活、勞動、飲食、衛生、節約十個方面共100條。為了便於記憶,學校全體教師集體編寫“三字歌”,利用班會,晨讀時間讓學生學習背誦,並在班級各個方面中踐行。

老教師們紛紛將自己的管理經驗進行傳授。全校上下掀起了井然有序的、轟轟烈烈的“好習慣我知道——好習慣我能行——好習慣伴我行”系列活動。各中隊也及時開展“好習慣伴我成長”的主題班會。促進學生行為習慣、個性品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青年教師中開展以“學生百個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在演講過程中,老師們訴說著一個個真實感人的事例、故事;分享著在學習落實“百個行為好習慣”活動中的教育經驗、心得……

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校園裡不愛護環境的同學少了,隨手揀垃圾的同學多了;樓道里追逐打鬧的同學少了,井然有序的場面多了;教室里高聲喧譁的同學少了,朗朗的書聲更悅耳了;作業本胡寫亂畫塗抹亂撕的同學少了,字跡工整,書寫整潔的同學多了。通過這次活動,不僅同學們的行為有所改變,而且老師們的行為習慣都有了明顯改觀。在孩子們的提醒監督下老師們的字寫的也比以前規範了,由於備課時刻苦鑽研,講課的質量也有了明顯提高。“德高為師,身正為范”。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孩子們掀起了自檢自省,自我提高,互相監督,共同進步的熱潮。在班內一浪高過一浪,班內師生間,生生間形成學趕幫超的氛圍。

學校到處一片和諧,愉快、積極向上的氣氛,學校的大家庭不僅成了學習的樂園,更成了讓學生快樂成長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