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學科組工作總結

xx年市六小語文學科組在學校教科室的領導下,結合語文學科教學的實際,以提升教師師德水平和催進教師專業發展為重點,以專題研究為主線,以繼續教育培訓為契機,立足課堂。激發教研組的內在活力,引領教師在研究與實踐中發展,在XX年末已順利完成了一系列教研教學工作。

一、抓好語文學科校本培訓,構建語文教師學習共同體,提高語文教師隊伍素質。

在學校教科室的直接領導下,語文學科組採取參與式培訓和實踐性培訓相結合的方式。以校本培訓為主要載體和重要途徑,緊緊圍繞繼續教育《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教師教學基本功的新修煉》這一主線,把培訓隨時滲透到教師真實的語文教學情境和過程中,使語文學科校本教研和繼續教育校本培訓結合起來,做到“研訓結合”,構建教師學習的共同體,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這一主線具體做法是:

1.研訓一體,構建以語文小專題研究為主的教師學習共同體

緊密結合語文教學實際開展語文小專題研究,把校本培訓和語文校本教研結合在一起,實行參與式培訓和實踐性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校本教研活動,以青賽課、研討課、城鄉同課異構課、質量工程達標課為載體,緊緊圍繞校內語文學科的小專題進行有效的教研活動。把培訓隨時滲透到教師真實的教學情境和小專題研究過程中。

(1)優質課評比活動的開展

本學期我們根據學校的及教科室的工作安排,積極開展青年教師優質課比賽活動。參加賽課的語文青年教師總計11名,他們均按比賽要求,提前將教學設計準備好,從課後反饋看,所有教師課前都能做充分的準備,並能熟練操作多媒體設備,教學中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課堂上關注學生,注重學生的學法指導,進行有效的閱讀技能訓練,提高國小生的閱讀能力,極大地推進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整個賽課過程中,所有語文教師人人參與聽評課活動,首先每人為參賽教師量化評分,然後再以不同的視角、不同的觀點寫出自己的聽課感悟並發表在網上進行評課比賽。在這一活動中,我們真正地把語文教學、教研、科研整合在一起了,使教師的教學、教研、科研能力都得到了不同層次的提高,真正地使校本教研活動落到了實處。

(2)緊緊圍繞語文學科的小專題開展聽評課研討和反思課堂教學活動。

本學期,我們把“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的朗讀指導”作為語文學科小專題進行研究,結合開學初制定的小專題研究計畫,在校內積極開展“同課異構”活動,在校際間開展城鄉聯動教研, 6月9日與市十二中、6月10日、、10月22日、11月26日與隆湖一站、二站、四站、六站國小共同開展了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動,

(3)開展了“同課異構”“一課多教”等課堂研究模式進行教研活動。

我們在語文學科中主要開展了“同課異構”“一課多教”等“反覆實踐、多次反思”的課堂研究模式。要求年齡在50歲以下的教師,在本年度上一節交流研討課,我校共有24名教師上了課堂實踐研究課,每人上完課之後要把 教學設計、反思、說課材料發到自己的部落格空間,其他教師進行網上評課,組內教師進行現場聽評課研討。例如:曹春娥老師的《語言的魅力》等課得到了聽課教師的認可。

具體做法是:在50歲以下的教師中開展小專題研究課堂實踐活動,採取“同課異構”的方式,結合學科組、各年級組制定的小專題,解決教師在實施新課程中遇到的困惑,為教師間的同伴互助提供平台,使教師之間的深入討論互相取長補短、資源與信息共享。

2. 開展城鄉手拉手學校教師基本功競賽,促進兩校和諧發展

提高教師的國語水平及朗讀能力,寫規範、端正、整潔的粉筆字鋼筆字是教師應具備的重要基本功,也是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養。為了促進市六小和隆湖四站國小的和諧發展,優勢互補,共同提高兩校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基本素養,我們特舉辦兩校青年教師的基本功比賽。本次在十一月二十六日進行的城鄉手拉手競賽包括鋼筆字、粉筆字和朗讀比賽,兩校共有80人次青年教師參加了比賽,評審由兩校的校長和科室人員及有此方面的特長的教師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