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捆綁式發展工作總結

根據《平羅縣教體局關於深化學校(園)聯動捆綁式發展工作的意見》精神,為縮小鎮鄉之間的差距,推進鎮鄉教育一體化,從“捆綁”的一開始,占主導地位的陶小就和紅崖子中心學校就今後各項工作的開展作了一個總體規劃,實施“開放、互助、合作”的共同體辦學理念,實行“完善制度、規範管理;三級捆綁、人員交流;互動教研、攜手共進”的管理辦法,開展了多次教師交流、學生互訪活動,為紅崖子中心學校提供師資培訓、教學觀摩、課題研討的機會,努力培養有文化、高素質的師生,從而實現資源共享、互研共進的目的。

一、我們已經走過的路

1、開展校本科研,適應師生需求。教育既是嚴謹的科學,又是精湛的藝術,科研的力量就在於把科學和藝術最佳的結合起來。只有真正投身於科研,兩校的教師才能成為一個智慧型、研究型的有文化的教師。

行動之一:激發內在需要

我們重在激發教育的內在需要。要求兩校教師每學年制定自己的個人發展計畫,提出自己的近期和遠景發展目標,確定發展方向,商討研究形式,結成三級捆綁合作小組,通過目標引導讓科研成為教師的內在需要。

我們四月份和十一月份選派業務能力強的部分教師送課下校,相互促進,共同交流,搭建了拉手學校交流與展示的平台。我校的吳榮、楊秀珍、任艷霞、黨春霞、余桂琴等老師先後送教去紅崖子中心學校,同時邀請紅崖子中心學校所有老師多次來陶小參與教學觀摩、評課等研究工作。為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增進兩校學生友誼,兩校於11月11日共同開展“手拉手、同成長”綜合實踐活動:(1)、以開展學生“手拉手、同成長”結對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五個一”活動,即交一個“手拉手”好朋友、寫一封“手拉手”交友信、給小夥伴送上一份禮物(如一本書、一件文具或幫助訂閱一份報紙)、為小夥伴做一件好事、向小夥伴學一種新知識(新本領)。(2)、組織開展“手拉手、見朋友”相聚活動,努力給“手拉手”小夥伴創造見面機會,互相交換自我介紹及寫有聯繫方式的卡片,相互了解、相互感知、相互激勵,懂得感恩,樂於奉獻,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3)、以“我與小夥伴一起學”為主題,組織隊員觀摩或參加對方學校的學生活動或比賽。(4)、開展以合作體驗為主要目的“我和小夥伴一起創作”活動。(5)、手拉手,傳友誼——到對方同學家中做客,傳遞友誼,表達愛心,互相學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同時開展開展了讀書沙龍活動。在融洽,和諧,輕鬆的氛圍中,使每一位生師提煉自己的教與學心得,感受了他人不同的視野和風景;同時通過對一些問題的交流、討論增強認識,收穫了更多的智慧和啟迪。

行動之二:提供研究平台

提供科研平台,就必須讓教師成為科研的主角。紅崖子中心學校沒有進行過課題研究,缺乏科研氛圍。為此,陶小定期開展“自育自學”課題研討活動,以講座+實踐+反思的形式,滲透科研理念,增強研究動力,提高研究水平,讓兩校教師都有展示課堂風采、交流教學理念的機會。

行動之三:教研創新手段

捆綁結對工作,要以“互學互研、共同進步”為捆綁方向,以個體自學、雙向交流、多人共議為捆綁方式,以務實求真、教研創新為捆綁要求。要求捆綁教師從自己身邊的教育現象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作出反思,提出改進意見,開展“小課題”研究。在教研創新的工作中,教師們實現了自己的價值,提升了自己的文化。

2、創新管理形式,形成互助共進。

行動之一:管理一盤棋

兩校在管理上實行一盤棋,根據兩校實際思考並聯動開展各類活動。如:制定適宜兩校發展的長遠規劃,召開了4次專題會議。主持召開了兩校行政人員座談會,帶領兩校班子成員學習交流,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對班子成員提出:抓住機遇,展示能力,積極謀劃,共同提高。通過兩次教師會上的平等交流、討論,獲得了老師的理解和支持,每位老師都暢所欲言,使我們較為深入的了解了“紅崖子中心學校”的師情和學情。從而確定了工作思路:清產摸底,資源整合;搭建框架,逐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