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15年發展規劃

(XX——2020)

一、現狀分析

xx國小始建於1938年,原名“xx鋪國小”,幾經變遷,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學校座落在xx鎮商貿城經濟中心,毗鄰湘府路、韶山南路,南臨長沙市汽車東站,東與省植物園相望。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周邊的經濟正在飛速的發展。學校現址建於1984年,占地面積4560平方米,校舍面積2507平方米,現有教學班13個,學生802名;教職工46名,專任教師42名,其中國小高級教師17名,國小一級教師18名,其他級別教師7名,教師學歷合格率為100%。面對新形式和教育發展的新機遇,結合上級的要求,為將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鮮明的實驗國小,我們必須總結過去,分析現狀,展望未來,制定出符合本校實際,又具有發展潛力的辦學規劃。

二、辦學思想

端正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面向全體學生,以德育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課程改革為突破口,以現代化教育技術為手段,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是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必由之路。我校的辦學指導思想是“以人為本、開放高效、科研先導、彰顯特色”。

以人為本:以教師發展為本,一切與教師有關的工作都要立足於教師的成才、成功。以學生髮展為本,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為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和特長的發展創造條件。

開放高效:在管理上,繼承傳統,深化改革,強化管理,開放辦學,努力探尋新的辦學體制。增強學校的幅射功能,加強與外校的交流,不斷增強學校活力。

科研先導:充分發揮學校設備資源和人力資源優勢,努力在“實驗”二字上作文章,移植和引進教育科研課題,順時應變,與時俱進,大膽突破,實現教育科研和改革發展的飛躍,提升學校的辦學層次。

突出特色:全面貫徹xx區教育局“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長”的教育方針,近期重點發展美術學科,使之成為強項學科,成為我校師生與眾不同的鮮明特長。以後在師資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逐步做強科技學科。同時抓好體育運動這一基礎學科建設。

三、發展目標和任務

(一)辦學目標

1、遠景目標

以現代教育思想和理念,現代教育方法和手段,構建現代化教學模式,以培養現代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為已任,努力創建“長沙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示範學校”,充分發揮“視窗”與示範作用。

2、近期目標:

繼承我校優良的文化傳統,充分發揮現代教學手段的作用,初步展現學校辦學特色。堅持以課程改革為突破口,基本形成“以師生髮展為本”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使學生的主體地位,主動精神逐漸滲透在教育教學過程之中,使學生全面、和諧、健康地發展。

3、綜合目標

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自主意識和合作精神,良好的審美素養和紮實的創作基礎,使其具備國際競爭力的複合型人才奠定基礎。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自主意識和合作精神的培養,主要通過日常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工作來實現。審美素養和創作基礎則通過重點發展的特色學科來實現。

(二)、具體步驟

1、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徑。

完善德育工作體系,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格局和“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工作網路,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和綜合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尊重,學會接納、學會負責、學會合作,突出德育核心,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養成受益終身的良好行為習慣。

2、創新教學科研工作

以教學質量為生命線、 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課程改革為契機,在課程建設、課堂教學模式(手段),教育科研諸方面,形成適應時代和學生髮展需要的教學管理和運行機制。引導學生會學習、會思考、會動手、會創造,突出創新和實踐兩個重點,提升教學質量。

3、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以教師發展為本,實施“名師工程”,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愛崗敬業、業務能力強、能適應現代教育要求的師資隊伍。培養一批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勤於實踐、敢於創新、有自身教學特色、有較強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套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力的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

4、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

適應社會發展之需,提升學校檔次,緊緊抓住校園網工程這一契機,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推動學校管理、教育教學改革、加速實現管理現代化、以及教育教學模式、手段和方法的現代化。

5、改進總務後勤工作。

建設好後勤工作隊伍,樹立後勤人員面向市場和全方位為教育教學服務的意識,尋找勤工儉學工作與學生、家長需求的結合點。強化總務後勤部門的制度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