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工作總結:點上深化,面上開花

本學期,我校認真貫徹市教育局教研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計畫的有關精神,結合“xx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教學領域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試點學校工作方案”,以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實施為目標,以科組建設為重點,以全面提高指導教師的課程實施能力為核心,以市級子課題《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科組建設研究》為載體,充分發揮課題的導向作用以及骨幹教師的帶動作用,紮實有效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和研究。總結如下:

一、抓好校本培訓,觀念先行

綜合實踐活動隨著實踐的不斷深入,理論也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觀念和課程意識也必須與時俱進。本學期圍繞研究專題,繼續加強指導教師業務學習。培訓形式多種多樣,除了傳統的專家開設講座外,還有提供書籍讓指導教師“閱讀”的自我培訓,讓學科骨幹率先“研讀”組織交流的培訓;指導教師根據研究專題輪流擔任科組活動學習的主講人等。本學期,我校聘請專家到校指導研討共8次。例如:針對老師們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階段課型不明晰的問題,我們請來了廣州市教研室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員鄒立波教授為我們作了《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階段課型與教學實施》的培訓。培訓中,鄒立波教授運用案例,全面解析了設計與製作課、答疑課等課型的教學目標、要素結構和操作程式,並與科組老師圍繞課型的落實開展了研討交流,解答老師們在課程實施中的諸多具體問題,為指導教師落實各種課型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指南。針對老師們說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請來了th區教研員周衛華老師進行了“如何說課”的培訓講座等等。通過不同形式的理論培訓和實踐研討,使指導老師的課程指導和實施水平不斷提升。

二、打造科組名師,以點帶面

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科組團隊專業素質高,教研能力強。潘國洪校長是廣州市綜合實踐活動特約教研員,科組兩位老師是中心組成員,多位老師有執教市級、區級公開課的經驗。為加強指導教師隊伍建設,發揮骨幹教師在教學研究中的示範、引領和帶動作用,整體提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質量和教師專業發展水平,本學期,潘國洪校長主動獻課,在“廣州市第15屆綜合實踐活動特約教研員課例展示研討活動”中展示了一節精彩的課例:《珠江新城文化發展現狀探究—成果整理課》。本次課例是綜合實踐活動創新課型——成果整理課,課堂上學生展示的豐富活動和研究成果令聽課老師感到震撼、分小組統整歸納觀點以及生生之間提問、答辯等活動過程令聽課老師產生了耳目一新的感覺。課後,專家和老師們都給予了高度的好評,驚嘆潘校長作為一名校長,擔負著繁雜的管理工作,卻依然堅守教學第一線,擔任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教學,親自帶領學生參加實踐探究活動,又潛心鑽研、敢於創新,並率先垂範、執教市級研討課,取得了極佳的教學效果,發揮了特約教研員在教學研究中的帶動和輻射作用。

三、探索有效教研,點面結合

(一)有效實施“主題課例研訓結合式”教研模式

有效的科組教研能提高科組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本學期我校以市級子課題《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科組建設研究》為載體,以“主題課例研訓結合式”教研模式為導向,對“主題先行—課例跟進—研討交流—培訓提升—行為跟進”教研流程進行了有意義的探討。圍繞“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方法指導能力”這個教師專業成長中共同關注的焦點和需要突破的專題,由骨幹教師潘國洪校長校內展示《珠江新城文化發展現狀探究—成果整理課》,科組老師們群策群力,與潘校長一起共同集備,潘校長以及科組老師帶著問題開課,聽評課,引領教師從一開始就帶著問題參與活動。研討課後,組織教師對課例進行研討交流,以研討的主題為核心,發現問題,總結經驗讓教師在尊重中交流,在碰撞中領悟,在互補共生中成長,在互動合作中共同發展。針對課例研討中突出的問題,我們需要尋找理論的支撐,尋求專業的指導,這就要對教師進行相關的培訓。培訓反思後,科組內教師作進一步的行為跟進,對研討改進後的課例進行再加工,再實踐,潘校長把修正完善的課例再一次展示,在反覆的實踐中不斷拓展提升。這樣通過以點帶面,全員參與的科組教研,實現點面結合,全面提升科組指導教師的方法指導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成熟。

(二)善於發揮網路平台功能

網路研討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既可以實現跨校級的研討,也可以不受定點定時的限制,實現資源共享。本學期,我們力推打造網路學習交流的平台,營造科組網路教研的研討氛圍。以天河部落部落格為平台,以qq科組教研群為方陣,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網上教研與交流,引領科組教師共同發展。每月根據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及時通過天河部落部落格給科組老師提供研討交流的平台,例如:三月份網路研討主題是:綜合實踐活動主題規劃研討交流;四月份網路研討主題:第三屆“卓越杯”教學比賽——綜合實踐活動說課比賽賽後研討交流;五月份研討主題:如何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評價等,讓老師們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和實踐指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