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高效課堂年試點工作小結及年工作安排

三是“循序漸進”抓模式研究。對教學研究,我校一直以來非常重視,堅決反對形式化

教研,堅持組織好“一語二數三英四理綜文綜五音體美”日教研活動,每次教研活動做到對象、內容、效果三落實,讓教研活動成為推進高效課堂的有效載體,解決高效課堂實施過程中的深層次問題,突出教研活動的主題化、常態化和規範化,提高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高效課堂模式的研究,我校提出的是漸進式路線圖,“邊研究、邊試驗、邊總結、邊推廣”,“一至二年內確立試行模式,二至三年內確定推廣模式”。目前,我校在充分學習市教育局“高效課堂”建設精神、宜昌11中、昌樂二中等名校經驗的基礎上,已經初步確立 “自學→合作→展示→質疑→總結→檢測”“六環”試行模式。

四是“調整策略”抓常規管理。根據“高效課堂”建設的要求,我校調整了部分管理策略。其一是對於備課的檢查,重點檢查集中研討的過程,避免網上直接下載或一人備課、全組享用的現象。其二是對於作業的檢查,既關注數量,更注重作業設計的效度、信度以及延展度,還檢查學生對練習的糾錯情況。其三是對於教學反思的檢查,看發現了哪些問題,哪些問題變成研究課題,形成了有份量的反思文章。其四是對於教研活動的檢查,看是否以高效課堂建設為主題,解決了哪些實質性的問題。其五是對於課堂教學過程的檢查,將設定全面的學生問卷調查表,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來了解教師的課堂教學狀況。教學常規管理改變了過去重結果輕過程、重數量輕質量、重成績輕能力的現象,把教師的常規教學情況、教學反思情況及教研活動情況納入教師考核範圍,考核結果作為教師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同時納入教師績效工資範疇。

我校“高效課堂”建設的反思:經過幾個月的試點,我校教師深深感受到:㈠高效課堂建設是辦學理念上的一次飛躍。從理論到實踐,從實踐到理論,“高效課堂”模式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是一種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是一種教師可操作的教學模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問題為主線的教學行為。㈡高效課堂建設是新課程的理念真正落實。教師樹立了“生進師退”的教學觀,完成了教師角色的大轉型。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把說的權利還給了學生,完成了向編劇、導演的轉型。學生實實在在地動了起來,成了課堂的主人,課堂上呈現出了“老師搭台學生唱”的局面。學生自信心增強,展示欲望強烈,學生實質性的參與合作、交流和展示,能力得到發展和提高。㈢通過高效課堂的實施,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敢於探究的能力,對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真正起到了推動作用,敢於發言的多了,回答問題的聲音洪亮了,語言表達的能力提高了,課堂氣氛更加活躍了,教師教得輕鬆了,學生學的開心了,學生展示欲望增強了,校園生活更加豐富了,師生的幸福感增強了,改革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我校“高效課堂”建設的困惑:㈠是我校現有辦學條件相對落後,教師平均年齡偏大,應試思想難減,如何適應“高效課堂”建設的要求?㈡是部分教師“一講到底”的傳統教學模式還未完全棄捨,加之學生限於條件,課前準備的資料蒐集不夠,如何讓學生真正的動起來,如何讓學生充分展示?㈢是雖然我校試點班級已經推行小組合作學習制,但如何促進學生組內助學、組間比學,實施小組評價,需要一定時間試驗、探究。㈣是導學案的編寫限於學校條件、教師能力,導學案的全面推廣有一定難度。

二、“XX高效課堂建設試點年”工作安排

XX年1月12日,我校組織召開了“高效課堂建設第一步”階段總結會。會上,李佐紅校長分析了全市當前高效課堂建設的形勢,回顧了我校“XX高效課堂建設啟動年”的工作歷程,總結了我校“高效課堂建設第一步”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展望了我校“XX高效課堂建設試點年”的工作構想。

“XX高效課堂建設試點年”工作目標:

一是在七年級語數英試點的經驗上七、八年級全學科鋪開。

二是逐步修訂、完善我校“高效課堂”各類方案、制度、評價細則等。

三是堅持抓好合作學習小組建設,全力打造高校學習小組。

四是以“集體備課”為手段,落實導學案編寫。

五是擬定“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方案,大力開展課堂評價、模式研究,積極參加各級培訓、“曬課”,按市教育局要求完成相關工作。

六是紮實開展“高效課堂”建設讀書活動,提高教師的“高效課堂”理論素養,確保市“高效課堂”理論考試我校教師合格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