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XX年就業工作總結

一、我校就業工作的基本情況

(一)、畢業生基本情況

XX年我校共有畢業生4500餘人,來自北京、上海、廣東、新疆等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其中研究生100多人人,本科畢業生近3000人,專科畢業生1500多人。學校所設專業涵蓋土木、建築及其他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各大門科學類,各專業各具特色、各有優勢。

(二)畢業生就業指導教育工作

為了幫助畢業生更快、更好地適應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後的新形勢,正確地認識和解決畢業生就業中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我們及時開展大量的就業指導教育工作。我們多次邀請到市有關領導及心理專家學者通過舉辦就業專題講座,及其他就業指導課、網上就業指導、就業指導諮詢等多種形式,在畢業生中進行就業形勢、政策和程式的指導,同時加強了在需求信息、就業技巧和就業觀念等方面的指導;我們通過印發《就業手冊》、編制《成才指導》、建立就業專欄、不斷更新本資料權屬文秘公文第一站嚴禁複製剽竊就業網站等,幫助畢業生及時了解就業形勢和就業政策,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降低就業期望值,積極做好就業前的思想準備和心理準備。

(三)、需求信息收集工作,舉辦畢業生供需見面會

一方面,為了提供更多的“雙向選擇”機會,我們重視各方面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早開展畢業生市場調查,收集需求信息,積極拓寬就業市場。另一方面,我們經常性的有組織有保障的舉辦各種供需見面會,主動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提供全方位服務,做好橋樑工作。

十二月十二日,在學校黨政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體畢業生就業工作人員共同努力之下,由我校主辦的XX年青島三高校畢業生及華東地區研究生供需洽談會在山東路人才市場和海爾路人才市場成功召開。本次招聘會創造了幾個新的特點:

1、形式創新

這是我市第一次由高校聯合地方舉辦的供需見面會,我校與青島市人事局、中國海洋大學、青島科技大學聯手人才市場舉辦就業供需見面會,是完善就業工作運行機制的新探索,多方面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擴大了我校畢業生在就業市場的影響力,為進一步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內涵豐富,學歷層次提高

本次招聘會應聘人員專業覆蓋面廣、學歷層次較高。華東地區六省一市研究生1080餘人,我校和中國海洋大學、青島科技大學涉及理學、工學、農(水產)學、文學、醫(藥)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本專科畢業生1.2萬餘人。共有28000餘人入場參加此次招聘會,創下了近年來青島市人才交流大會參會人數新高。

3、招聘單位層次提高

本次供需洽談會共發放5000餘份邀請函,其中參加的單位包括,海爾集團、澳柯瑪集團、青島建設集團、青島鋼鐵集團、青島熱電集團、青島特種汽車集團、青島鹼業股份公司、海信房地產公司、中建八局、戴爾等全國各地的許多大型企業參會。

4、新聞、實際效應加大

由於本次招聘會涉及面廣,參會人員層次高,組織合理。山東電視台、青島日報、青島晚報、青島早報等各大媒體都有相應的報導,給我校帶來了較高的社會聲譽,給畢業生帶來了更多的就業宣傳機會,為今年的就業工作奏響了號角。

(四)、制度建設和創新工作

我校就業指導中心在統籌安排就業中心整體工作、完善有關規章制度的同時,實行“三三工作制”,即:三分之一的時間、精力用於就業形勢、就業政策和就業工作先進經驗的學習調研;三分之一的時間、精力用於對畢業生跟蹤調查、走訪用人單位、邀請用人單位為人才培養獻計獻策;三分之一的時間、精力用於為畢業生和其他在校學生提供就業測評、就業指導、諮詢服務和校內就業市場建設。三年來,就業指導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幾乎走遍了省內、外各大用人單位,對近千名畢業生進行了走訪調查、蒐集了上萬條用人需求信息,保持了我校連續幾年的高就業率,同時為學校的學科建設、專業調整和招生事業計畫的編制提出了幾十條合理化的建議。

(五)、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輔導工作

我們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以科學的理論和人才測評技術作指導,以專業隊伍作支撐,以系統的輔導為途徑,分階段、分層次幫助學生進行個性化職業生獎弦瞪的手機上;三是畢業生檔案網上查詢系統,畢業生離校後其檔案轉遞情況全部錄入上網。畢業生或用人單位只要輸入所查畢業生在校期的年級、專業、姓名,即可以從網上查出其檔案轉寄地址及轉出時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