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一年級品德與生活學科總結

本學期品德與生活教研工作思路是:“加強學習,最佳化設計,積極實踐,積累反思。”

一、加強學習與培訓,領會課改精神實質

以教研組為活動平台,組織品德與生活教師學習《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增強教師對新課程的認識,認真領會課改的基本精神和課改的基本目的,理解《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的性質、教學目標和教學基本要求,樹立品德與生活課程“回歸生活、熱愛生活、學會做人”的核心理念。

二、加強集體備課,把握教材,最佳化教學設計

開展集體備課活動。組織任課教師分析新教材,研討主題活動的設計。最佳化教研活動方式,採用小組設計活動方案,大組互相交流研討的參與式活動方式,讓教師思考合作、交流體驗,在親身介入的活動中熟悉和把握教材,深入理解編者意圖,確立教學目標,把握教材重點,靈活地創造性地處理教材。同時集思廣益,共同探討和設計讓學生主動參與、帖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主題活動。引導教師積極提問,針對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組織中心組教師共同探討教材與教法,轉變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教師設計和實施個性化的主題活動的能力。

三、注重反思,積累優秀案例

為積累經驗、促進本學科教師專業發展,要求任課教師總結提煉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成果。學期末每位教師撰寫並上交一篇教學論文,並組織教師互相學習。 

四、收穫與思考

通過這一階段的實踐,教師、學生、課堂在發生著轉變。教師力求創造適宜的活動情景、條件和機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各種活動來接受和體驗生活中的道德教育。教學的過程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說教和灌輸,而是師生互動、對話、交流,孩子們自己去感受、領悟和表達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