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2010年度工作總結

本年度,我們在教育局和亭林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全體教職工努力學習、認真工作,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以“三本”主義(追求人本、走向校本、關注成本)為辦學理念,認真辦好松隱中學,為打造智慧金山出一方之力。

本年度圍繞以下重點開展了工作:

1、加強材料的匯總和整理,順利完成了上海市人民政府督導室和市教委對我校實施重點加強國中建設工程的驗收,並為爭創金山區優秀區而努力。

2、認真貫徹上海市教育工作會議和金山區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認真貫徹教育局“十一五”規劃的思想,認真完成好學校“十一五”規劃的制定,為學校在今後五年里的發展制定出正確的思路,描繪更美的藍圖。

3、認真實施“二期課改”在起始年級的全面推進,並觸動學校全體教師在教育思想和教學方式上的轉變,實現課堂教學的革命。

4、以有效教育思想為宗旨,認真開展有效教育的研究。特別是以“構建國防教育課程促成學生健全人格養成的行動研究”為研究總課題,認真的開展研究,使學校的德育建設更上一個台階,並帶動學校的全面發展。

5、加強分配製度的研究,為實現“優質優酬、優崗優酬、高職高酬”做出實質性探索。

一、加強了黨員教師和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1、加強了黨員教師的思想政治學習,繼續通過周五教職工大會等時間,開展各種類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黨員教師的政治理論水平和師德水平,弘揚黨員教師的先進事跡。

2、結合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廣泛深入的黨員先進性教育,提高黨員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工作積極性,進一步推動黨員教師在工作中的奉獻精神;提高了黨性,進一步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3、認真落實金山區教育局XX學年德育工作要點,繼續以《松隱中學教職工德育崗位責任》和學生行為規範為抓手,努力創造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4、以“構建國防教育課程促成學生健全人格養成的行動研究”課題為統領,加強有效德育的研究,並為創建學校德育品牌積累更豐富的資料、打下更實的基礎。

5、以愛國主義教育為德育教育主線,統領愛校教育和愛家教育。結合“國慶節”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學生為祖國強大而奮發苦讀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6、以尊師重教為重點,以“教師節”為契機,組織各班學生開展“我心目中的好學生”的主題討論活動,加強學生學習行為的規範,進一步推動學校良好校風的養成。

7、以“我愛我校”為主題,加強愛校教育,加強學生的行為規範教育和常規檢查評比,嚴格要求、嚴格管理,重點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的約束能力。特別是以狠抓愛護公物為重點,建立學生愛護公物責任制,以進一步促成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和鞏固。

8、建立主題教育專人負責制,將主題教育專人化、系統化,並逐漸走上校本化。利用廣播等教育器材,組織有專長的教師加強對學生開展安全、民防等主題教育。加強學生的法制教育,運用多種方法,促使學生知法、懂法、守法。特別是注重做好行為偏差生的幫教工作,確保在校生違法犯罪率為零。

9、建立班級建設標準化制度,實施班級建設糾錯制度,並加大班主任的考核力度,使班級建設更上一個台階。

10、團總支和少先隊大隊部要在政教處的直接領導之下,開展有創意的、有實效的、為學生所歡迎的各類活動,提高了學校德育工作的成效。

11、進一步深入“國防教育”辦學特色的創建,提高學校的辦學知名度。

二、加強教學教研工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加強提高課堂40分鐘效率的研究,以減負增效為宗旨,認真開展有效教學。教導處不但有計畫地安排積極教師走出校門聽課,還鼓勵校內各學科教師開展相互聽課,提高課堂教學技藝。

2、以起始年級為重點,認真開展“二期課改”新課程的教學,努力改變和“二期課改”理念不相適應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實現課堂教學的革命和自我的革命。本學期,擔任“二期課改”教學新任務的教師勤奮好學,敢於挑戰,向自己習慣的教學模式發起衝擊,積極地投身到課堂教學改革中去,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體驗新的課堂教學形式。

3、教導處切實加強了教學過程的管理,密切關注每位教師的教學質量的動態變化,對教師的教學質量確立了相關的質量監控機制,經常性召開年級組、備課組進行科學的分析研究,幫助教師確保教學質量的穩步上升。

4、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掌握學習各門學科的技巧,學會學習。特別是加強了對初三畢業班學生的學習指導,督促初三學生儘早發奮努力,報效祖國。本屆學生的國中第一合格率繼續名列本類學校第一。

5、以實施“二期課改”教學需要為出發點,重新合理調整了教研組的組成和設定方案。

6、繼續加強了對學生課業負擔的調查和控制,嚴禁教師代替學生征訂教輔材料。並通過協調,解決了學生購買教學輔助材料的困難。

7、繼續鞏固成功的學生考試管理經驗,加大對學校考試的管理實驗,提高學校考試的質量,改善學校考試秩序。以規範考試為抓手,培養學生的學習誠信。

8、加強教育教學科研,認真開展已申報成功的區級課題,開創松隱中學教育科研新局面。

9、整合好了網路教室、圖書館、各實驗室和專用教室的資源,加強了對這些專用教室的管理,充分發揮各類教育教學資源的作用,提高各類教學設備的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