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學校工作總結2000字

今期,中心校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開展素質教育。按照學期初的計畫,圍繞著教育改革和全面提高質量這個宗旨,取得了一定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強化德育工作

1、加強了師德師風建設。為了全面提高我鎮教師師德水平,樹立良好的教育形象,我們仍按照縣教體局的指示精神在全鎮各學校集中開展了師德師風教育活動,規定每周一夜晚7:00—9:00以校為單位開展政治學習時間,要求每位教師作好學習筆記,中心校包片人員檢查督導。通過學習全面提高了教師職業道德水平,認真落實了《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使我鎮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2、強化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各班張貼《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並要求學生自我檢查,互相監督,使規範深入孩子的心靈。

3、大力開展“三熱愛活動”。各學校都結合本校實際抓典型、樹標兵,開展向英模學習,培養孩子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樸素感情,事事從小做起、從我做起。通過這些方面的教育,孩子們的心靈日漸淨化。

4、加強了法制教育。要求孩子們不僅要嚴格遵守校規校紀,還必須樹立法制觀念,做到學法、知法、守法。為此,各學校都設立了法律顧問點,定期向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並兩次聘請公安、司法人員到校做法制報告,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5、加強了環保教育,強化環保意識。就目前農村而言,由於化肥、農藥的濫施、樹木的大量砍伐、垃圾隨處堆放等,生態環境日趨破壞。所以,各學校加強了環保宣傳力度,教育學生從我做起、從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做起,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二、認真做好了學校的布局調整

針對我鎮實際情況,部分學校學生班額少,師資結構不合理,今期調整了王廟、王平樓、香卜園、後樓、張圍孜、包莊、徐圍孜為學點,這幾所學校的四至六年級學生到附近學校就近入學。這一舉措解決了部分學校教師隊伍的不足,並保證了教學經費的重點投資。

三、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由於近幾年學校經費嚴重不足,相當一部分學校校舍年久失修,危房日趨具增,師生沒有安全感。對此,中心校要求各校對無修繕意義的危房該拆遷的拆遷;對有修繕價值的校舍該修繕的修繕。其中,後樓國小吸納外部資金二十餘萬元,建了一坐12個班的教學樓,硬化了路面,美化了校園,消除了教師的後顧之憂,確保了師生的安全,從整體上改變了辦學條件,付莊完小正在籌建之中。

四、很抓教研教改,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我們在抓好其他工作的同時,我們始終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轉變教師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綜合素養和文化底蘊為根本途徑,開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

1、、很抓教學常規管理。為了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今期中心校制訂了一系列的教學常規管理實施方案,成立了督導小組對各校進行了兩輪檢查,其結果在全校教師會上通報,表揚了先進,批評了後三名學校負責人及不能塌實工作的個別教師,有力地促進了各校的常規管理。

2、很抓教研教改。教學工作是學校工作的主要工作,它承載著孩子的未來,寄託著鄉親的厚愛,一所學校好壞取決於辦學效益的高低,也就是教學工作的成敗,教學工作的好壞取決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故開學國中心校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研計畫,下發到各校,使每位教師明確具體的教研目標,並通過獎懲制度的建立提高了教師參與教研教改的積極性。(1)以“集體備課”為載體,有力地開發了校本資源。今期每周六集中全鎮教師到中心校分年級參加集體備課,中心校領導成員參與到不同的學科組組織教師備課,要求教師立足與課堂,討論解決課堂中存在的問題,作好每課的備課提綱,期末結合所教學科向中心校提供一篇教學論文。(2)語、數輔導員深入到各個學校聽課、評課,檢查指導教師教學,發現問題及時解決。(3)派骨幹教師到外地學習經驗,然後回來傳授方法,使廣大教師都能接受到新的知識和新的方法。另外,我們還利用自身的資源,請基本功紮實、經驗豐富的教師上觀摩課。為了調動每位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中心校制訂了教師考核評估方案,每校拿出一定資金對那些成績突出的教師進行獎勵。

3、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了拓展學生的視野,校本部積極開展學生的讀書活動,班級成立圖書角,圖書室全天向師生開放。為了提高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學校每期都評選出“讀書標兵”或“讀書模範”,學生讀書的熱情空前高漲。一學期,有些孩子課外閱讀量達二十餘本,筆記做了好幾本。為了把此項活動深入開展下去,鼓勵孩子多讀書、讀好書、用好書,校本部開辦了《閭河圃》校報,刊登師生的優秀作品。此外,還充分利用“校園之聲”播送孩子的讀書心得和優秀習作,今期投稿多達上千篇,活躍了校園文化,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提高了學生的文化素養。

今期,我們還開展了規範新課程標準評比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真正使一些教師在教學教研中樹立旗幟和榜樣。同時也有力地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五、認真抓好“兩基”工作

(1)進一步規範教育收費行為,落實好河南省XX年年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免補政策,堅決控制學生輟學流失,做好因貧輟學兒童復學工作,全鎮國小入學率、鞏固率分別保持在99.9%和99%,確保了殘疾兒童入學率在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