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報告學習體會:首提“四個監督”意味深

xx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加強黨內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表述在xx大報告中就已提出,而此次十八大報告把“四個監督”作為一套完整的監督體系首次明確提出來,讓人眼前一亮。以“四個監督”為權力運行保駕護航,彰顯執政黨的清醒自覺,成為黨執政理念的又一次跨越。

有效的監督是權力有序運行的保障。作為執政黨,必須通過多種監督渠道來明確權力界限,防止權力濫用,保持肌體健康。“四個監督”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協同作用,顯示出強大的影響力和約束力。

一、黨內監督貴在自覺

一個政黨要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監督,特別是來自政黨內部的自我監督。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始終保持著自我監督的清醒自覺。要實行黨內監督,前提是保證黨內活動的公開透明,全面實施黨務公開。近年來,黨務公開的力度空前,形式多樣,從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定期召開新聞發布會,到開通網路留言板、電視直播幹部選拔等等,黨務公開從被動到主動,從簡單到全面,走上了科學化、制度化的軌道,透明的“黨務直播”讓黨的威信明顯提升,黨員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積極性日益增強,讓我們看到了推進黨內民主的自信與責任。

二、民主監督突顯誠意

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民主監督就是要發揮民眾的力量,讓人民來挑毛病、提意見,集中四面八方的聲音,發揚廣泛的基層民主。因為它是“自下而上”的非權力性監督,不具有法律的約束力和紀律的強制性,完全依靠人民主體意識的激發,使其自覺參與其中,向權力越位、權力失范者勇敢“亮劍”。中國共產黨始終致力於對民主的追尋和維護,在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證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上做出了許多努力,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執政觀念,讓人們看到了一個“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執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