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之我見--學習十八大心得體會

學習十八大報告印象最深的是“美麗中國”。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歷史讓中國這個泱泱大國集苦難於歷史,集發展於當下,集完善於自我,集合作於睦鄰,集和平於世界,集創新於改革,集發展於人民,黨的十八大首提美麗中國,是集所有美麗於大成的中國。

美麗中國,不是好看,不是漂亮。因為美麗不等於漂亮,漂亮算不得美麗。美麗是質樸,美麗是真誠,美麗是踏實;美麗是自省;美麗是自尊,美麗是自強;美麗是睿智,美麗是堅忍,美麗是團結。

美麗中國,不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而是自然的、人文的、經濟的、社會的、城市的、鄉村的全部,是明麗的天,澄澈的水,蒼翠的樹,香甜的谷,歡騰的魚,雀躍的鳥。是人與人、人與自然,中國與他國關係的和諧與持續發展,人民的物質條件有保障,生活質量有保障,自然環境持續性質量有保障。

美麗中國,不是鋼筋水泥堆砌的高樓大廈,更不是萬頃良田上冒著黑煙的現代工業;美麗中國,不是山青水綠而吃不飽穿不暖,不是生活富足而山不再青水不再綠。而是清新城市,綠色鄉村,茫茫林海,爛漫山谷;是人與自然平等對話,整個生態系統良性循環;是每個人都能吃上安全的食物,每寸土地都厚德載物。那飽滿的穀粒,是天地的賞賜;清甜的味道,是日月的恩澤。恢復傳統農耕環境,運用現代管理方式,是綠色鄉村的未來。

美麗中國,是山川河海的自然之美。“一座座青山緊相連,一朵朵白雲繞山間,一片片梯田一層層綠,一陣陣歌聲隨風傳。”美麗風景不能只存在於歷史想像和悅耳歌聲中。要唱出“誰不說俺家鄉好”的底氣,必須加大生態保護力度、提高生態治理水平。

美麗中國,是資源節約的樸素之美。看似尋常的土地、水、能源、礦藏,正變得日益稀缺。科學發展,並非追求浮華的表象,而是堅守樸素的本真。面對歷史和未來,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提高效率、降低能耗,是我們的必然選擇。

美麗中國,是人文風化的制度之美。哲人有雲,與制度結合的自由方是唯一的自由。同樣,與制度結合的監管才是有效的監管。增強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摒棄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種種行為,歸根到底要靠制度建設的力量。

美麗中國,是科學發展的格局之美。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因此,中國未來將最佳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只有合理規劃、科學發展,才能“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

美麗中國,不僅僅是自然意義上的青山碧水藍天花海重新回歸,而是一種認識的飛躍、觀念的突破、發展路徑的新拓展。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幾十年來努力不懈、孜孜以求的,是一個現代中國,也是一個美麗中國。站在十八大這個新的起點上放眼望去,天高雲淡,生機勃勃,中國正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美麗中國,是多年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結果,也是我們在社會物質財富極大積累之後的自然選擇、是老百姓在生活富裕之後對生態文明的自覺追求。當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成為時代主流,社會生產方式和人們生活方式都圍著“美麗”目標轉變,美麗的不僅僅是自然風景,更有我們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