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校學習心得體會

1978年,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共和國作出了決定國家前途命運的關鍵抉擇,改革開放大幕拉開,古老的中國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

到2010年,改革開放步入而立之年,回眸這30個年頭,中國經濟社會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發展;思想不斷解放,觀念不斷更新,改革逐步深化並推動開放,開放也進一步促進改革。

“向海而興,背海而衰。禁海幾亡,開海則強”,30年間的改革開放恰如6XX年前的鄭和下西洋一樣,我們正是以一種更加開放的精神走向世界,為中華民族的和平崛起和偉大復興,開眼看世界。

重溫歷史。第一個經濟體制改革方案的出台,第一個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的中央機關,第一個股份制企業的誕生,第一個獲得國際大獎的中國影片,第一個在國內舉辦的外國時裝展,第一部行動電話的問世……許多現在看來已經成為基本常識的“新生事物”,在當時曾經引起多么劇烈的震動。

我們試圖梳理髮展脈絡。不局限於對過往記憶的“叫醒”,更試圖“窺斑知豹”,見微知著。我們不忘記抬頭遠眺社會森林之廣闊,也更會低頭審視一草一木生根發芽成長之生動。我們想從社會的每一個風雲變幻、脈搏跳動中,對發展歷程進行分析、解讀和判斷,得出中國前進的邏輯和路徑。

這30年的歷史,是國家綜合國力從“瀕於崩潰邊緣”到“當驚世界殊”的歷史;是通過一次次思想解放大討論、破除各種思想束縛、尋找或者回歸發展常識的歷史;是改革不適合現代化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建立現代國家發展模式的歷史;是“放眼看世界”對外開放、加大國際合作、逐漸融入世界的歷史;也是認識到須由單向的經濟發展拓展為政治、文化、社會全面推進的科學發展的歷史;更是探求“以人為本”、弘揚人的價值,保護私產、保障自由、彰顯權益的歷史,因而也是全體人民共同創造的歷史。

前進不是一帆風順的。改革開放的每一步,都伴隨著對發展常識的重新發現和回歸,都伴隨著舊思想、舊體制的革除和新理念、新體制的建立。每當遇到前進中的困難,也總有人對改革開放提出各種責難,但是,經過一番思想的討論,“改革不可動搖”仍會成為一種廣泛的共識。這是因為,30年的成果,改革給了人們實惠和幸福,以及信心和希望———實踐,任何時候都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

隨著國力的日益強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XX年,當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在莫斯科高聲宣讀:"beijing,china",我國獲得2010奧運會的舉辦權,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發自心底的為我們的祖國,我們的首都感到高興。

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國家將隆重紀念並對“改革開放30年的經驗進行系統的回顧總結”。紀念過去是為了未來。隨著經濟體制的不斷變革,社會結構、利益格局、思想觀念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一些長久積累未解決的問題和矛盾已經凸顯,改革由此進入“深水區”。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要認真學習奧運精神,並把他帶到社會生活中去,把改革開放繼續下去,為了實現現代化的目標、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沉下心來,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