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局黨委中心組學習體會

近日,保監局黨委中心組連續兩次舉辦專題學習會,集中學習主席在保監會系統上半年保險市場運行情況分析會上的重要講話和主席《保險業: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護航》的理論文章。保監局的同志一致認為,保監局一個重要目標就是主席指出的“看科學發展觀是否樹立和落實,風險防範是否有效,市場秩序是否得到維護,最終落腳點還是要看是否促進了發展”。

今年年初,保監局提出了全省保險工作和監管工作的兩個主題,即“發展保險,和諧社會”、“有效監管,服務發展”。通過對主席兩篇重要講話、一篇重要理論文章的學習討論,局黨委中心組成員對這“兩個主題”的認識更加深刻,圍繞“和諧社會”主題做大做強保險業的思路更加明確。

一、圍繞和諧促發展是保險業服務全局與加快發展的結合點

堅持為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服務,想全局、乾本行,乾好本行、服務全局,是我國保險業發展的一條重要經驗。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黃金髮展期”和“矛盾凸顯期”並存的特定時期。和全國形勢一樣,同樣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保險業要破解當前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必須尋找發展的突破口,把發展的潛力變為現實的發展能力。

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設和諧平安,共創富民興贛大業”的重大戰略決策,提出要在全省形成“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幹部創事業”的全民創業局面。現代保險所具有的經濟補償、資金融通和社會管理功能,保險業在促進改革、保障經濟、穩定社會、支持創業等方面發揮的獨特作用,使加快發展保險業與建設和諧平安、推動全民創業戰略決策不謀而合,這既是做大做強保險業的一次難得的機遇,又是保險業義不容辭的一種責任,是立足全局乾本行、乾好本行服務全局的實際行動。

實踐證明,保險業加速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之中,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中實現自身做大做強的目標,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要善於在“結合”上做文章,善於在一些黨政重視、民眾關注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上,發揮出保險獨特的優勢和作用,幫助黨政解決實際問題上有所作為。今年以來,特別是先進性教育活動以來,保監局緊扣責任險和“三農”保險這兩大突破口,對外爭取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營造加快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對內引導公司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鼓勵搞好產品和服務創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省政府以贛府廳發〔〕3號文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全省責任保險發展工作的意見》。省教育廳、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省運管局先後與保監局聯合下發了《關於大力推進校(園)方責任險工作的意見》、《關於全面推行礦山企業和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僱主責任保險的意見》、《關於實施道路旅客運輸承運人責任保險工作的通知》等。

二、“和諧保險”是實現“發展保險,和諧社會”目標的基礎和前提

“發展保險,和諧社會”是保險業發展的一個長期目標,而實現這個遠大目標的基礎和前提,就是要“和諧保險”。這一點做不好,就擔不起“和諧社會”的重任。

首先要和諧保險業與外部的關係。要加強與黨政部門、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的溝通和協調,努力營造“了解保險、關注保險、支持保險”的濃厚氛圍。為此,保監局有針對性地採取了兩大舉措:一是邀請了30餘位省級以上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擔任“保險特約諮詢顧問”,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智力密集、聯繫廣泛、渠道暢通的優勢,搭建一個保險業與黨委、政府和人大、政協及社會溝通交流的平台。二是建立《保監局新聞發言人制度》,變被動為主動,邀請記者上門,定期向媒體、社會發布保險業重大信息,避免少數媒體惡意炒作保險業負面新聞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