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關於獨立心得體會

高中關於獨立心得體會 篇1

寒假又到了,我本以為我可以過一個輕鬆快樂的假期,但這個假期卻讓我過得心驚膽顫。

寒假時,爸爸媽媽都要去上班,把我丟在家裡。我害怕,所以我吵著要去同學家度過。但他們不允許,從他們那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清楚的知道,他們的話是沒有商量餘地的。

一個人在家的下午,一陣狂風吹過,家裡的窗戶被吹得"哐哐"做響,如同雷鳴般。又一陣猛烈的風吹過,鳥籠撞在了牆上"叮叮......"像小偷在撬門。突然,"鐺!"的一聲巨響,我以為小偷已經破門而入,準備偷東西啦......我嚇得面如土色,整個人在瑟瑟發抖,接二連三的奇怪聲音使我不寒而慄。

晚上,我向媽媽提出_不要再將我丟在家裡。可是,嚴肅的媽媽,把臉一沉,堅定的說:"不行!“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若想成材,必須先學會獨立!"媽媽的話斬釘截鐵,沒有半點商量餘地。

媽媽說的話我聽得似懂非懂,但是我知道,我必須繼續忍受這種心驚膽顫的生活。可我轉念一想:既然要繼續獨自度過下午,何不高高興興地去接受呢?於是,我把一個下午的時間都安排好:看書、做作業、畫畫、聽音樂......將注意力都集中於所做的事情中,也就忘了周圍的一切聲音。慢慢就不會覺得害怕了。

過了不久,媽媽的臉就由陰轉晴,和顏悅色地對我說:"孩子,媽媽之前太固執了,還是我來陪你吧!"可我一口拒絕了她,因為我要證明給她看,我長大了,我獨立了,我不是膽小鬼!

一天又一天地過去,從前膽怯的我不再害怕,媽媽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直到後來我才知道。媽媽是為了我學會獨立,讓我不再有過多的依賴性。在那個可怕的下午,我感受到了媽媽對我深深的愛。

高中關於獨立心得體會 篇2

人生中有許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做飯,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上學,第一次攀岩,第一次打針,第一次……而我的一次就在前幾天。

那是一個秋高氣爽的早上,我玩成單天的學習後。就去矯正我那歪歪扭扭的牙齒去了。由於我的牙齒太緊,擠在了一起,導致我的門牙往前突了,就變成了所謂的天包地了。按照醫生的建議,我在一個星期前就去拔掉了兩顆牙齒。不拔不知道,一拔下一跳。

矯正開始了,首先,醫生給我做了牙模,當他把那塊“橡皮泥”放進我的口裡的時候,我都快要吐了。接著醫生要幫我做矯正器了首先他用想針一樣的東西刮我的牙齒,我痛的都快要哭了,男子漢大丈夫怎么可以哭了,況且我都快要上初一了。這點小傷怎么可以哭了,所以我忍住了痛。繼續完成矯正。接著他在我刮過的牙齒上塗了類似於膠水的東西,然後粘了上去一塊塊半透明的東西,在用鐵絲把他們固定住。

”終於弄完了!我再也不想弄了!"我高興的說。可是有塊托槽偏偏跟我作對。我剛要回到家,它就掉了下來。我只好回去把它重新粘上去。我聯繫了我爸爸,跟他說了我的情況。當我們快要到的時候,醫生剛剛出去,護士姐姐說:”要4點多才回來。“好似一個病人終於可以出院了,但是還要等到下午再做一次出院檢查。這只是世時間問題,但會給人太多的壓力了。”我下午有事,你自己去可以嗎?“爸爸說。我點了點頭問道:”那還要給錢嗎?“他鎮定的說:”不用,要收錢的話你就打電話給我就可以了。“當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心裡少了幾分擔憂感。就這樣我們匆匆的離開了。

終於熬到了下午4點鐘,我帶著緊張感一步一步的向醫院走去。仿佛我的腳旁邊有無數個大大的鐵球牢牢地抓住我的腳。但我還是堅強的邁出一步兩步……

這是我第一次嘗試獨立。這是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只要敢嘗試,才會有勝利的果實;只要敢嘗試,才會使人生更加燦爛;只要敢嘗試,才會跟上一層樓。“

高中關於獨立心得體會 篇3

有一則小品:一個小學生在學校吃午飯,當他興高采烈地打開媽媽精心準備的飯盒時,卻“哇”地一聲哭了。其緣由是竟是幫他剝了十多年雞蛋的媽媽這一次忘了給他剝。他想請同學幫他剝,可他的同學竟也不會……

無獨有偶,我在報紙上看到一個現實版的,在中國科技大學小年班,有一位學生,成績優異,但因為無法獨立生活,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離不開父母的照顧,先留級後輟學,可惜了這一個人才。

這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幕。如果說小品有一點誇張的話,那么現實生活中像科技大的那位學生的人不是大有人在嗎?許多大學生上大學時都是父母幫忙鋪床掛帳,有的甚至還陪讀,這是幸福還是悲哀?

說實話,我曾經也是這樣的一個人,不會洗衣服,不會整理床鋪,不會做飯,也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可是,自從我過十歲後,我的媽媽便鄭重地對我說:“你已長大了,要學會獨立了,自己的事自己做呀。”在媽媽的細心指導下,我學會了許多東西。

我學會了洗自己的鞋子、襪子,穿著自己親手洗的鞋襪,心裡美滋滋的,也懂得格外地愛惜,生怕弄髒了。媽媽也替我高興,說:“兒子呀,你的那雙手曾經像假手一樣不管事,現在變得變得靈巧多了,不錯,媽媽替你高興喲。”

我學會了做飯。那天,我還露了一手,爹媽都去上班,我做完作業後,沒事了,就想:爹媽上班也很辛苦,今天,要讓他們輕鬆一回。我就找菜籃子,看冰櫃,做了三樣菜,小白菜,綠豆芽,蕃茄炒雞蛋。當他們回來,看到我的傑作,媽媽流下了幸福的淚水,爸爸也連連誇獎。

我學會了整理房間。我房間的書桌、床鋪都讓整理得井井有條。每當媽媽的好友來我家拜訪,看到我的房間時,都不禁大聲驚嘆:好整潔啊。每當此時,媽媽總會微笑地看著我。我知道,這是媽媽對我的讚賞。

學會獨立,遇到困難時不會絕望,相信自己可以處理好;學會獨立,遇到挑戰時不會退縮,相信自己能在挑戰中獲勝。獨立,是一個人走向社會,立足社會的關鍵。

高中關於獨立心得體會 篇4

自立也就是自己獨立生活,成為生活的主人。也就是說,只有自立,一個人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和目標。

自立包括生活自理和經濟獨立。對於未成年人來說,最主要要學會生活自理。比如說,學會自己收拾房間,自己洗碗,自己洗衣服等,成為學習上的尖子,生活上的強者。而有的人認為學習好了就什麼都好,讓自己的一堆爛攤子讓父母打理。有的同學都十幾歲了,還不會自己繫鞋帶,。人是有骨架,有力量的,不應該像藤蔓,依附別人的力量才能生存。如果你習慣了依賴別人的力量,那么外界的力量常常就會像一包毒品,你得到了,就變得精神抖擻,動力十足;得不到就萎靡不振,意志消沉。因此,各位少年同胞們,讓我們漸漸學會自立,成為生活的強者,不當“缺鈣”少年。

要自立,首先從小要學會生活自理,否則,自立將無從談起。這裡就有一個典型的例子。有一位同學從小就在爸爸和媽媽的溺愛中長大。她上國小時,媽媽為了更好地照顧她,就從中學調到國小教書,專門教她的女兒。她到上中學時,她媽媽又調回中學。這幾年間,這位同學什麼家務都不用做,什麼時候都不準玩,只有的一個任務:學習。後來,這位同學以高分考上理想的大學。到了大學讀書,這位同學什麼都不會做,前幾天老師讓同學們幫她打飯、洗衣,可到了幾天后,同學們都不幫她了,她只好自己去打飯,後來,她在校園裡迷了路,竟然也不懂得向過往的同學問路,只得傻呆呆的站在原地回不了宿舍。學校最後不得不讓她休學回家學自理。類似這種生活上不會自理的人真是令人擔憂,令人悲哀!他們雖然是學習上的“尖子”,可卻是生活中的“弱者”。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這種人不必說能在社會上占有一席之地,恐怕連在社會中立足都很難。

從以上的事例我們可以看出,我們不僅要學習好課本上的知識,取得好成績,為今後的經濟獨立打下基礎,同時也要從國小會自理,漸漸成為一個真正能夠自立的人。

高中關於獨立心得體會 篇5

繞檐家雀永遠飛不上藍天,繞膝孩兒永遠不會奔向遠方,依靠別人的民族永遠不會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自立”是時代民族的需要,尤其是我們青少年,如果人人都能自立自強,那么國家和民族都有希望。

我們都要學會自立,學會自立對自己的將來都會有幫助。有些人習慣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不願依靠自己的努力走向自立,這種依賴思想對於自己的發展,是非常有害的。因為它不僅會使人缺乏生活的責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只想不勞而獲,貪圖享受,就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甚至危害社會和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所以學會自立對我們來說非常的重要。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乾。家庭是我們成長的搖籃,學校是我們成長的溫室,但是,我們不可能永遠生活早搖籃和溫室中,終究要走進社會,經風雨,見世面。自立作為成長的過程,是我們生活能力的鍛鍊過程,也是我們養成良好道德品質的過程,我們要不斷地完善自己,學會自尊,增強自信,提高法律意識;逐步學會理解和尊重他人,善於與他人溝通和交往,和諧融入社會,關愛社會,奉獻社會,成為一個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的能夠自立自強的人。

我們永遠都不能依賴父母,總有一天我們也會離開父母的,如果我們不能從現在起,在父母的幫助下,自覺地儲備自立的知識,鍛鍊自立的能力,培養自立的精神,就難以在未來的社會中自立,所以說,人生需要自立。

我們在社會生活中,需要相互幫助,相互依靠,自立不是拒絕幫助,依靠不是依賴,要獨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我們面對生活中的各種事情,只有明確自己的責任,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才能成為真正自立的人。我們也要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自己當前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從小事做起,要培養自立能力,也要大膽地投身社會實踐,在社會生活中反覆鍛鍊,不斷實踐,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自己能力,所以我們要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我們要告別依賴,走向自立。

高中關於獨立心得體會 篇6

獨立是好事嗎?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回答。

有不少人會說:不是好事,獨立一點也不好。獨立不但離開了父母,還與家裡所有的好朋友都分別了。隻身在學校,如同一葉孤舟飄蕩在廣闊大海,並且生病了也沒人照顧,衣服髒了也洗不乾淨……在那時想到的就是父母,就是家的溫暖;而獨立,差不多成了魔鬼的代名詞。

有的人會覺得獨立好,甚至覺得非常好。以前在家只有父母做事的權力,而自己卻沒有分。而如今好不容易獨立了,這“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是不喚自來嗎?趁早擺脫父母的過分呵護,趁早擺脫家庭的過分牽制,讓自己在人生中留下一段能讓自己自豪的事。比如研究怎么樣洗衣服既省時省水又省洗衣粉,觀察怎樣去曬衣服更容易於,總結出疊被子的一些經驗等等。

由此可見,“獨立”既可以說是令人畏懼的魔鬼,又可以說成是讓人走向堅強的必經過程,獨立具有兩面性。

獨立的瘋狂與驚險

瞧一瞧我們離開家裡寄居學校的一些獨立生活片斷吧:

每當一放學,我們這些“獨立鬼”便跑回寢室,扔下書包,抓起MP3。慢著,這是乾什麼呢?答案當然是聽音樂了,特別是搖滾樂。想想看,一天七節滿滿的課,再加上兩個小時的晚自習,好不容易熬到放學,現在進入我們這些“獨立鬼”的獨立天地——寢室,能不好好放鬆嗎?每當到了這獨立天地,我們全身就徹底放鬆了,放鬆得簡直到了一種瘋狂境界。而我們這些“獨立鬼”此時便都成了瘋狂主義者。在此天地里,不管是寫字,洗衣服,洗澡,那陣勢,那情形,差不多都可以用“瘋狂”兩字來形容。我們覺得只有這樣“瘋狂”,才能完全放鬆我們緊張已久的神經,也才能增添一些我們讀書之外的樂趣。

但就是由於我們這樣“瘋狂”,惹起了許多人的不滿。寢室管理員總是怒氣沖沖發跑到我們這裡來找我們麻煩,樓上的讀高中的大哥哥們也總是走下來拍打我們的窗戶,有的還會這樣來一句:“學弟們,請不要產生噪音,這裡是寢室不是舞台。”聽起來是挺幽默的,但我們很樂意接受。

但有一次可把我們這些獨立鬼嚇得要死,那天我們還在“瘋狂”的時候,突然幾個頭髮和衣服都被弄得陰陽怪氣的人向我們寢室走來,我們以為他們是流氓,是來搶劫的,於是我們頓時慌了手腳,“瘋狂”演變成了沉默,但這次還好,他們並不是流氓,原來只是虛驚一場。後來才知道這都是“瘋狂”惹的禍,那幾個人是我們的“同類”,他們是被我們的歌聲吸引過來的,他們也經常像我們這樣“瘋狂”。

害怕來自獨立,堅強來自獨立,瘋狂與驚險依然來自獨立。獨立,使國中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高中關於獨立心得體會 篇7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是多姿多彩的,我的成長故事則是一個五顏六色的萬花筒,演繹著成長時的快樂,演繹著成長時天真幼稚的夢。呈現出我悟出道理的那一幕。

就在去年暑假的一天晚上,一陣清脆的電話聲把我的注意力從好看的電視節目轉移到了電話上,我快步跑過去,拿起電話,一聽,原來是姑姑打來的,她告訴我說,鴻舟商廈要舉行兒童繪畫比賽,問我要不要參加。我歪著頭剛想問媽媽,卻聽她冷漠的拋了一句“自己決定吧。”正在我懷疑不解時,電話那頭傳來了姑姑急促的催促聲,“參不參加啊”。我趕忙應付了一句“報名吧”。我放下電話,心情無比沮喪,有些傷心,媽媽對我怎么不聞不問呢?於是,我大著膽子去了媽媽的房間,我打開房門探個頭進去,問媽媽:“媽媽,我答應明天要去比賽,您不陪我練習嗎?”可媽媽卻說:“練不練你可以自己決定,不要什麼事都要問我,如果練呢,也許會有個好成績,如果不練呢,得不得獎也無所謂,主要是過程,你應該知道自己怎么辦。”我沒想到媽媽會對我這樣的冷漠無情。原來那個連我咳嗽一聲都會擔心的不得了的媽媽,變了嗎?難道隨著雪花飄落的告別,隨著11歲蠟燭的熄滅,媽媽的愛也隨著消失了嗎?我剛想再問些什麼,只聽媽媽說:“明天我不陪你去了,你就一個人做公車去吧,”聽了媽媽的話,我徹底失望了,我認為,媽媽不再愛我了。

第二天,我一個人坐著公車來到了鴻舟商廈,看見其他的夥伴,都是家長陪著來的,我更加傷心難過,比賽要開始了,我打開彩筆盒準備彩筆,我驚奇的發現裡面有一張紙條,我趕緊拿起來,上面寫著“欣欣,媽媽的好孩子,你一定是在怪媽媽沒有陪你去比賽吧,不要生氣,媽媽只是想讓你明白,做什麼事情都要學會自立,不能只想著依賴別人,要學會獨立面對事情,面對生活,你長大了,應該學著獨立了,媽媽也相信你,一定會做的很好,你永遠是媽媽心中的驕傲,一定要加油啊!你會理解媽媽的,對嗎?”看完了這張紙條,我終於明白了,媽媽是愛我的,是在乎我的,我更加信心百倍,媽媽我愛你!

雖然這件事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但媽媽的紙條上的那些話印在了我的腦海,告訴我要學會自立、獨立地面對生活。

高中關於獨立心得體會 篇8

世上最偉大的愛就是父母的愛。父母的愛是慈祥的、是嚴厲的、是鼓勵的、是嚴格要求的,也是讓我們學會獨立生活的。

去年暑假,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學會了獨立生活。一天,爸爸和我商量說,他們單位的阿姨要帶我去西安玩幾天,我想:這不正是一個鍛鍊我獨立生活能力的機會嗎?於是我高興的答應了。

在這短暫的三天時間裡,我們去了很多地方,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是去大唐芙蓉園看水幕電影了。水幕電影的內容精彩極了,但是在結束的時候,姐姐神秘般地和我走散了。畢竟是第一次來這裡,而且也沒有帶手機。我有點著急,也有點害怕,但又想到爸爸媽媽常對我說的話:"不論發生什麼事,都要鎮定,鎮定,一定能想出辦法。"我靈機一動,大家看完了水幕電影不都要往回走嗎?於是我就跟著人群走,果然在出口處找到了姐姐和阿姨。

如果沒有父母的這句話,也許我很久都找不到阿姨,也許我會著急的到處亂竄,甚至會哭起來......

父母的愛,往往會創造出奇蹟。是父母一直鼓勵著我,所以我才會在遇到困難時不慌不忙,做出正確的決定。父母的愛,是無窮無盡的。他們的表達方式雖然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希望兒女健康快樂地成長、學會獨立。

高中關於獨立心得體會 篇9

父母,是我們溫馨的避風港;父母,是我們撒嬌時的依靠;父母,是我們物質上的來源,精神上的支柱。但是,我們是否想過,有一天,父母會離我們遠去,或許是我們離開父母遠行,我們總有一天要學會獨立。

培養健全的人格和獨立的意識,是我們學會獨立的基本要求。當代大學生,吃好的買根本不用顧及錢不夠,花錢如流水,錢不夠就伸手向父母要。他們認為向父母拿錢是天經地義的,就是從不想一想父母賺錢的辛苦,也很少抱著感恩之心去利用父母給的錢,而是一味地攀比揮霍。他們名義上已成年,獨立,但是從本質、人格、心理上的獨立卻十分幼稚。這就需要當今大學生重新對自己進行思考。

培養社會責任感,懂得回報,是獨立的表現。當你自己對著父母說“不用你們管,我已經獨立了”時,你是否想過離開了父母,你真的能獨立嗎?雖然,現在的家庭獨生子女很多,但我覺得應多讓他們去社會體驗體驗,每逢暑假有許多學生就會去打工,參加夏令營,他們在不斷地學會獨立,在體會獨立的這個過程中,王文韜的父母,之所以對兒子簽訂了一份數額1。6萬元的借款協定,目的也是為了培養他的勤儉節約,懂得感恩,懂得報答社會的一種表現。

父母的正確做法對培養孩子獨立意識有著指導作用。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美國家庭裡面,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父母就會讓他們自己去經營自己的事業,父母只是適當的時候給予幫助,孩子們剛開始什麼都不懂,他們只有通過自己查閱、上網、自學等方式經營自己的事業,他們錢不夠,也不會向父母要錢,他們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去解決,最終他們事業有成。是的,或許在傳統的我們看來,他們的父母有點殘忍,但是這卻是對子女的一份最真摯最實用最有意義的愛。

當我們對父母的嘮叨覺得厭煩時,我們想想,我們該獨立了。父母的嘮叨也是一種教誨,說明父母對你的擔心,說明你還不是十分獨立。獨立是培養健全人格的前提,獨立是培養社會責任感,懂得回報社會的表現。當我們在向父母要錢時,能主動打一張借條,也許我們就有了較強的獨立意識了。當我們有一天離開父母獨自去闖世界時,你就能真正體會什麼叫做“獨立”了。

高中關於獨立心得體會 篇10

“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鍊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桃花心木》。

在我的課本中,我最喜歡讀《桃花心木》這篇文章。每次讀到這篇文章,特別是這段話,我都頗受啟發。

《桃花心木》一文講述了年青時的林清玄先生遇到了一個種桃花心木的老人,他每次來給樹澆水的時間都沒有規律,引起了林清玄的好奇,通過聊天,林清玄終於明白了原來這位老人的用心良苦。也懂得了不只是樹,人也一樣的道理,正如開頭中的那段話,一直影響著林清玄先生的一生。

在人生的道路上,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一帆風順的,有時候布滿了荊棘,有時候伴隨著狂風暴雨,無論遇到怎樣的挫折和困難,堅強的人終究能夠站起來,勇敢地和困難搏鬥;懦弱的人只會選擇放棄和退縮。要想戰勝人生中的每一個困難,讓自己漸漸強大起來,就必須要學會在逆境中鍛鍊和成長,擁有一個獨立自主的心。

林清玄先生正是這樣的人,他的一生也充滿了坎坷,可是他從未放棄過自己寫作的夢想,正是因為有了像桃花心木一樣的堅定,他才成長為中國台灣乃至亞洲最著名的散文家。我還想起了安徒生,想起了這個在破舊閣樓里,窮困潦倒的年輕人,正是因為懷揣著這樣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他先後完成了《醜小鴨》、《美人魚》、《拇指姑娘》等聞名於世的童話,成為了世界上最有名的童話大王。

其實,我也是一個夢想的孩子,可是在優越的物質生活里,我有些懶惰、有些依賴,不大願意自己一個人去面對一些困難,也經不住一些考驗。記得剛學長號時,每天都要進行長時間的枯燥練習,吹得嘴都發麻,我實在是受不了了,最後選擇了放棄。今天,當我看到這段話時,我的臉不由自主地紅了,我為自己的不堅定、不努力而感到慚愧,我想,我一定會珍惜每一次挫折和困難,鍛鍊自己的意志,不斷地改變自己,努力成為一個堅定的、獨立的男孩。

人生的路還很長很長,我們要遇到的困難和挫折還會有很多很多。我不禁想起了一首歌: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會閃淚光……讓我們擁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架起人生最美的彩虹。

高中關於獨立心得體會 篇11

少年狂,志氣破山河。夢無限,朝氣蓬勃空未來。青春是我們特有的羽翼,我便要長出這有著無限完美的羽翼,翱翔在夢想的藍天。

小時候,夢想是迷惑的,人云亦云,覺得科學家最偉大。

稍大些,夢想是溫暖的,天真活潑,想家庭永遠幸福美滿。

再大些,夢想是炫麗的,不為自我,一心只想給他人看。

此時的我,夢想是輝煌,是野心。為的只是一句:“不相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士兵。”我要當將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我要為自我爭光,為教師爭光,為親人爭光,為祖國爭光!

憑什麼說中國人跑步不行,劉翔不就破了記錄嗎?憑什麼說中國窮,說不定某箇中國人就把比爾。蓋茨“踹”到富人排行榜第二了呢?憑什麼樣說我不行,說不定把比爾。蓋茨“踹”到第二的那個人就是我呢?

少年不怕失敗,有的是機會,有的是期望,夢想是遠大的,要立長志。失敗了,我能夠一次次爬起,精神是永遠打不倒的。

青春的夢想不是鬧著玩的,也不是簡單說說就算了,而是如長江一去而不可收回的。

洶湧而起,夢想無所懼怕,誰敢說不立大志者能成才?

我要成功,尋找我偉大的夢,出海遠行,向著新生的太陽全力駛去。

青春的夢想已在我心裡扎了根,結了果,那就是成功與輝煌,我要為歷史添上燦爛的一筆,或許在千百年以後,人們還會想到,那小子有些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但他竟神奇地做到了,那女孩真“牛”。

高中關於獨立心得體會 篇12

圓明園是一座承載著中國輝煌歷史的園林,被譽為“萬園之園”。我就要去圓明園參觀了,心情無比激動。

初入圓明園,眼前一片歡樂祥和的景象。幾座亭台雕樑畫棟。湖心有一座小島,島上有一座亭子,名叫“鑒碧亭”,鑒碧亭是一座典型的八角亭,房樑上繪畫著許多精美的蟠龍圖案。屋檐上掛著宮燈,在風中搖曳,黃色的流蘇也隨風飛舞。整個鑒碧亭製作精美,結合了北方與南方的建築特點,風姿綽約。富麗堂皇卻不失典雅,大氣磅礴卻不失靈動。往前走,都是一片鳥語花香,登上一座亭台,眺望遠方,只見湖水結冰,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繼續往前走,時至正午,遠遠地望見了一片廢墟,十分荒涼。只見此處瓦礫隨意散落在地上,到處是斷壁殘垣,石塊凌亂的堆砌起來,許多地方都只剩下了地基和殘缺的柱子,柱子上的圖案也難以辨認,四周都只剩下了石堆。這裡原本應該有許多高大的樓房,可眼前只有破敗的廢墟,半個殘缺的矮樓顯得格外荒涼。這裡似乎剛剛經歷了一場災難,與前面的景象截然相反。

我頓時有了許多疑惑,想:為什麼前面一片祥和,而這裡卻只有大片的廢墟呢?原來在1868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英、法兩國聯軍肆無忌憚的掠奪圓明園內的寶物,焚毀建築。前面是已經修復完成的,而這片廢墟則是還沒有修復的西洋樓遺址。這片西洋樓原來是造型精美,規模浩大的歐式建築群,裡面的寶物數不勝數,琳琅滿目,但經過大火的洗禮,才變成如今這一片廢墟。

看到這兒,我的心情變得十分沉重。當時晚清政府腐敗無能,才使圓明園經歷如此浩劫,圓明園也敲響了我們的警鐘,我們要永遠奮發努力,積極進取。俗話說“少年強則國強”,我們必須好好汲取知識,長大才能為中國的強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只有這樣祖國才能越來越強大,我們才能不被人欺負、嘲笑。才能保護我們的文化!

高中關於獨立心得體會 篇13

駛出了童年的港灣就進入了青春的海洋,懵懂茫然的我們需要去探究和開拓。愛默生曾說:“凡事欲其成功,必須付出代價。”所以,想要青春滿是燦爛的色彩,就該奮鬥吧。

青春需要奮鬥,奮鬥需要理想,理想就是人生指路的燈塔,能給你光明,給你帶來希望。奧斯特洛夫斯基筆下的保爾。他滿懷熱情,為了人類解放事業而奮鬥。正是這理想塑造了堅強不屈的意志和偉大的情操。而也正因為理想最終他才能走向成功的殿堂。在探索的道路上,我們時常迷路,時常受挫,時常絕望,但這都不足以讓我們屈服。因為我們有理想,他能使我們堅定,使我們明確方向,使我們能夠排除萬難。如果你渴望成功,渴望人生的光芒,那就奮鬥吧。

青春需要奮鬥,奮鬥需要自信,自信就像十字路口的路標,一個轉折就使你更接近成功。音樂家小澤征爾在一次次發現音符的錯誤時,一次次地否認,最終用自信奪得桂冠,取得成功。自信是一種力量的源泉,無論是逆境還是順境,我們都應該微笑面對。因為我們的青春之旅充滿了神秘,充滿了坎坷。我們要相信自己,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哪怕命運的齒輪一次次把我們推向了絕望,我們亦不能灰心喪氣。我們要擁有一顆積極自信的心,成功之神一定會眷顧我們的。渴望成功的我們,就該把自信和奮鬥結合起來,不斷進取。

青春需要奮鬥,奮鬥需要行動。沒有暗礁就無法激起晶瑩剔透的浪花,沒有行動就沒有碩果。林肯是美國一位成功的`總統,他曾說:“我就能夠達到這一點成功,完全是日後的需要,一點點自修取得的知識。”多么謙虛的一句話,可謙虛中又像是告誡我們,成功少不了行動,沒了行動一切都是空口說廢話。我們賓士在青春的賽道上,決不能空談。我們需要把空談化作行動,用實際行動成就人生。儘管我們沒有林肯那么偉大,但我們也可以活出平凡中的不凡。我們可以埋頭題海,可以參與集體活動,這都是行動,都是奮鬥的表現。若渴望成功,那就用行動奮鬥吧。

青春之海,很遼闊,很茫然。我們要在這片大海中馳騁出一片好天地來,就該確立好人生航行目標,滿懷激情,用行動去開拓進取,燃燒激情。奮鬥吧,青春。只有這樣,我們才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