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英語研修心得體會

三、我認為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良好的語言素質教育,必須首先要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

首先,英語教師應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

教師良好的專業素質是上好英語課的基礎。專業素質主要指教師豐富的語言文化知識及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發揮整合能力及運用教育智慧解決教學問題的能力。地道的語音、優美的語調、豐富的辭彙、流暢的表達及紮實的語法是英語教師的基本功。任何基本功都源自一定時間的積累。教師要堅持不懈的學習,經常收看英語新聞,經常收聽英語磁帶,培養良好的語感;還要積極參加各種教研活動。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英語教師要持之以恆地學英語、練英語,提高英語水平,做到“以學帶教”,“教學相長”,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同時,隨著形勢的發展,高科技突飛猛進,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師要積極參加課件教案評比等活動,增強自己利用各種現代化手段輔助教學的能力。

其次,英語教師應具備良好的管理素質。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光有良好的專業素質還不夠,還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嚴格管理。一堂課效率的高低,關鍵看學生是否真正參與並認真聽、記筆記。教師要注意加強課堂管理,調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上課時要直視學生,從容不迫;善於臨場發揮,懂得調節課堂氣氛;注意說話的藝術,對學生要多鼓勵,少批評。教師的鼓勵及恰當評價對學生的學習及成長非常重要。

教師的親和力在英語教學及管理中也非常重要。親和力來自對學生髮自內心的摯愛及適宜的表達方法(如微笑、點頭及親切地目光注視等)。親和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教師智慧的一種綜合體現。它能更好地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更有效地促進師生的互動,幫助營造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聽課及參與積極性。

再次,英語教師應具備良好的行為規範

教師要豎立新的教育觀念,以人為本,關愛學生,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的言談舉止、行為習慣,甚至服飾等都對學生有巨大的影響,可以說“教師無小事,事事是育人”。教師的語言得體、標準;舉止優雅、大方;對教學認真負責、一絲不苟;板書認真、工整;善於質疑,勤學好問;每天提前出現在教室中甚至服飾及風度等都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掌握它,對我們現代人來說已越來越重要了。因為它是國際間用來交流的最普遍的語言。事實上我很喜歡英語,但是從畢業到現在基本上也沒怎么運用英語了。所以英語水平成直線下降了。這次培訓的主講教授張松濤教育我們要做一個愛學習愛鑽研的好老師,英語就是要不斷的去複習它,要經常的去運用,這樣才能越學越好,如果幾個周期的時間不去碰它,等你在回過頭去消化時,你就得花成倍的時間去消化它,而且效果還不見的很好。所以,從現在開始,我首先要做的就是持之以恆的去學習英語,堅持下去。只有自己水平的提高,才更有能力去教孩子們。

最後,衷心感謝這次培訓活動的舉辦。並盼望以後能有更多、更廣泛的繼續學習的機會讓我們提升專業素質和業務素質,從而推進整個英語教學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