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規劃綱要》心得體會(2篇)

三.落實綱要精神,不斷提升自身整體素質.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要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制定教育質量國家標準,建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要傳道必須精於道,要授業必須精於業,要解惑必須先自知。作為一名教師應時刻不忘記學習,善於學習,具有學習意識,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質。

教師是一個引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獲得真知的人,教師應當不斷地提高自已的專業素養。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並不斷的完善自我,充實自我。“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當今社會,知識更新日新月異,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更新觀念,鑽研業務,成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師。要講究教育策略和方法,做到教學相長。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了解到理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尊重人、理解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尊重信任與嚴格要求是相輔相承的教育原則,既要堅持原則,公正無私,又要耐心細緻,循循善誘。在教學上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該創造平等、和諧、寬鬆的教學氛圍,強化支持服務意識。

總之,學習《綱要》,就是要把綱要精神植根於具體的工作中,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不斷加強自我修養,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增強創新能力,為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8月13—17日,我有幸赴上海參加了由中國教育學會國小教育專業委員會主辦的全國國小校長《教育規劃綱要》培訓班暨論壇。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進中央副主席、民進上海市委主任、復旦大學副校長蔡達峰,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福家,《教育規劃綱要》素質教育戰略組組長、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司長高洪,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全國教科規劃教育戰略學科組長、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副會長張力,上海建平中學原校長、全國勞動模範、華東師範大學客座教授馮恩洪等領導和專家出席了會議,並先後發表了重要講話,為全國國小教育事業的科學發展獻計獻策。

“學校改進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中外學校改進的長期經驗表明,學校改進是一個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地變革,以使其向著理想方向發展的過程……有效的學校改進是領導實現學生髮展、教師發展和學校發展的重要方式,是促進教育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而這,也正是校長的真正辦學使命。” 論壇上,針對“全國國小教育改革發展的目標、重點及內容”“國小學校校長肩負著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的重要責任”等問題,復旦大學副校長蔡達峰敏銳地提出了“學校改進說”,要求在座的校長們以《綱要》為引領,以學校改進為動力,實踐辦學使命。

培訓會上,圍繞“學習貫徹《教育規劃綱要》”的主題,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司長高洪、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力分別作了《落實全教會和綱要精神,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的巨觀背景和若干政策要點》主題演講,為參加培訓班的校長們深入地剖析、解讀了《綱要》,並耐心地對我們所提出的各種問題予以解答。通過聆聽各位領導對《規劃綱要》的解讀,我深受鼓舞,感受、感觸頗深。《教育規劃綱要》的制定關乎民族興旺、人民福祉和國家未來,對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