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新課改個人學習體會

其次:在落實上我做了一些嘗試,每周一抽出30分鐘左右的時間,對上一周講的主要內容進行檢測,考察的主要內容主要是課上講的重點內容的理解及重點詞語等,每次根據題的難易和問題的多少,確定不合格的標準。對不合格的同學限定在周五之前必須在課代表或組長的幫助下完成學習任務,周五再對不合格的同學進行多種形式的檢測,直到弄會為止。經過這樣的過程,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多了,學習氣氛也會濃厚一些,學生也能嘗到經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的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再次:對習題課的一些做法與嘗試,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先每組找一名成績比較好的同學到辦公室給我和幾名同學講,講不清楚的地方,學生討論交流,必要時老師適當加以點撥,在課下再讓這些學生與其他學生交流討論,這樣學生會的人就多了,而且許多學生願意到老師這裡講題,久而久之學習方法就能建立起來,就不會再認為學也學不會。課上再找學生分析問題就會順暢的多。第二階段:直接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有一名組長,由組長直接負責本小組的學習情況和參與的學習態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反映到老師處,老師及時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課上老師對各小組的學習狀況及課上表現做評價,最終對每個組的評價計入到平時成績。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認為由學生講習題課,在加上教師的適當點撥與總結,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總之,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也應“學著樂,樂著學”,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活動課堂、自由的課堂、和諧的課堂、激情燃燒的課堂、迴旋著生命鏇律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