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怎么看學習體會:小處方的大影響

七個怎么看學習體會:小處方的大影響

深化醫藥改革破解看病難難題

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關係千家萬戶幸福。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人民健康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藥衛生事業取得顯著成就。尤其是近年來,覆蓋城鄉的疾病預防控制和應急醫療救治體系基本建成,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持續推進,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步伐明顯加快,藥品生產、流通、監管體系不斷完善。同時也要看到,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民眾對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許多新型健康問題不斷出現,民眾對看病難的反映仍然比較強烈。仔細分析,主要“難”在以下四個方面:到大醫院看病難;掛專家號更難;醫藥費負擔重;而在不同社會群體中,農村居民看病最難。

治病,首先要找到病因,才好對症下藥。解決看病難問題,同樣如此。只有認真分析看病難問題的形成原因,才能“對症下藥”。那么,看病難的“病根”究竟在哪裡?

一是政府投入相對不足。儘管近年來政府加大了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但總體上仍然不足。二是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目前我國總體衛生資源不足,配置還不合理,本應為“金字塔”結構的醫療衛生體系,在我國卻呈現為“倒金字塔”型。三是公立醫院趨利化。目前,我國71%的醫院都是公立醫院,承擔的服務量占全國醫院服務量的80%以上。由於政府長期投入不足,公立醫院公益性淡化,形成了“以藥補醫”的模式。四是醫保保障水平低。截至XX年底,仍有1億多人沒有任何形式的基本醫保。五是藥品價格虛高。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加之監管不到位,藥品和醫用器材生產流通秩序混亂,部分廠商利慾薰心,採用違規手段虛報成本、肆意加價等現象嚴重。此外,由於醫藥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不管大病小病都直奔大醫院,部分患者甚至主動要求醫生提供大檢查,多開貴重藥品,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看病難的問題。

為解決醫藥衛生領域一些深層次的體制性、機制性和結構性問題,XX年3月,中央作出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大決策,明確了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目標和任務,為有效緩解民眾看病難指明了方向。

讓民眾看病更便捷,就是要加快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要健全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路。讓民眾看病更便捷,就是要加快城市社區醫療機構建設。把城市衛生投入重點轉向社區衛生服務建設,完善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讓民眾看病更便捷,就是要加大基層衛生技術人員培訓力度。完善的基層醫療服務體系不僅需要“硬體”的發展,更離不開“軟體”——人才素質和能力的提高。

切實減輕民眾醫藥費用負擔。一是通過醫療保障建設“減負”。在農村要進一步鞏固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城鎮要進一步完善城鎮職工醫保和城鎮居民醫保,做好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城鄉醫療救助各項制度之間的銜接工作。二是通過基本藥物制度“減負”。要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對治病優先需要的基本藥物進行統籌管理,從制度上保證其價格的穩定性和可及性。三是通過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減負”。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形成規範合理的政府投入機制,確保公立醫院真正姓“公”。四是通過強化規範監管“減負”。要對非國家基本藥物加強監管,嚴格市場準入和藥品註冊審批,大力規範和整頓生產流通秩序,促進藥品生產、流通企業的整合,儘快建成高效率、低成本、符合國情特點的藥品流通供應保障體系。

俗話說:“健康是福。”醫改方案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好遠景。讓我們攜起手來,堅定信心,共同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