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風”在哪裡?

在服務失位中“查漏補缺”。“為人民服務”歷來是我黨踐行民眾路線的根本宗旨和重要法寶,但時下一些黨員幹部和部門單位中卻仍存在著與黨的宗旨 “南轅北轍”的不良風氣。比如,守著“吃拿卡要”的門戶,做著“坐地生財”的美夢;打著民眾路線的“幌子”,門好進了,臉好看了,事卻仍難辦。“四風”的 “變種”已然成形卻渾然不覺,服務上的缺位,致使黨群乾群之間的“縫隙”越拉越大。因此,除“四風”、轉作風,還必須認真梳理和深刻反思自身在工作中缺位、失位、不到位的問題,有針對地補齊“短板”、內外兼修,撫平深埋於民眾之中的作風之殤、民心之痛,讓“四風”頑疾藏身之所土崩瓦解。

在濟民之困中“枕戈待旦”。民眾有困難、有需要、有期盼,針尖小的事也是大事。近年來,大部分民眾都享受到了改革發展帶來的“紅利”,但一些民眾仍面臨著飲水難、就業難等問題,尤其是南部山區移民所遇到的困難較多,雖設法解決卻也未盡如所願。這其中固然有客觀條件限制,但從中也反映出一些黨員幹部對待民之困仍然冷淡漠然。因此,除“四風”、轉作風,必須以百姓之心為心,在察民情濟民困、知民需解民憂中“枕戈待旦”、躬身踐行,切實做到民之所憂、我之所急,民之所安、我之所幸,如此,疏離黨群幹群關係的作風之弊、行為之垢才能在民困得除、民需得應、民憂得解中洗清滌淨。

在執行落實中“見賢思齊”。現在,經濟社會發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些黨員幹部躺在“功勞簿”上安睡的懶漢習氣卻有所抬頭,抓工作不力、抓落實乏力的現象逐步蔓延成勢,這必然與“四風”問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除“四風”、轉作風,還必須“見賢思齊”,圍繞“三嚴三實”的要求,把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作為一條紅線貫穿活動始終,在對標立規中掃除不思進取的“沙塵”、慵懶鬆散的“污泥”, 在矢志不移中打破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影響事業進步的體制“藩籬”,讓掩藏於執行落實中的“四風”頑疾徹底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壤,讓孽生於推動發展中的作風病灶再無可供汲取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