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教工商管理的學習心得體會

普法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社會系統工程,任重而道遠,全州工商系統把“xx”普法與推行行政執法“三制”、與“法治工商”建設相結合,認真把好“定責、評責、追責”三個環節,積極推動幹部能力、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的提高。

一是整章建制規範行政行為。要確保依法行政,制度建設是關鍵。幾年來我局根據上級依法行政的的要求並結合本局工作實際,陸續出台了《xx工商局涉案財物管理暫行規定》、《xx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指導程式規定》、《xx工商局法律顧問管理制度》、《xx工商局規範性檔案制定及管理辦法》、《xx工商系統規範性檔案定期清理制度》等一系列規範行政行為的規範性檔案,涉及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徵收、行政強制等方面,通過建章立制、嚴格落實,我局的依法行政水平得到長足提高,行政行為得到不斷規範。在政府法制辦的指導下,共梳理出作為執法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136件,行政執法項目242項。

二是強化監督落實執法責任。我局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責任制,規定行政執法案件實行集體合議制度和主辦人負責制,成立了案件審委員會;主辦人依法行使調查取證權並提出案件處理意見,為該案件第一責任人;基層法制員承擔本單位案件初審職責;法制科為內設法制監督和案件審核機構,負責對行政執法案件進行全面審核把關。在強化內部監督制約同時,我局還通過建立案件回訪制度,聘請行評代表、廉政監督員、暢通投訴舉報網路等途徑接受社會監督。

三是開拓創新促進依法行政。創新是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的動力和不竭源泉,我局在開展依法治理過程中注重製度、機制、措施的創新,不斷推進依法行政工作。行政執法方面,我局通過推行案件合議制度、案件審理委員會制度,對重大疑難案件進行集體研究決定,提高案件查處的透明度,規範行政執法行為,並推行說理式處罰文書,要求在文書中必須寫明量罰的幅度和依據並詳細說明採納和不予採納當事人陳述意見的理由,賦予當事人更多的知情權,以達到知情、知理、知法的行政處罰目的。宣恩縣工商局實行重大案件集體討論制度,確保行政處罰的公正、公平。鹹豐縣工商局局對複雜登記事項實行會商制度,確保登記工作的規範性。

(一)“xx”普法取得的成效。普法是手段,建設法制社會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通過xx普法的教育、宣傳工作,我局依法行政的部門形象初步形成。

一是依法行政有力度戰果不蜚。第一,依法行政,加大了經濟案件查處力度。5年來,共辦理各類經濟案件8070件(截止XX年底),罰沒款3413萬元,所辦案件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處理適當,程式合法,文書規範。第二,投入100多萬元完善了“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指揮)中心網路設施。“12315” 申訴舉報指揮中心,實行24小時服務,使消費者的投訴糾紛、受到的損害能及時得到解決,保護其合法權益。第三,廣泛開展了“信得過企業”和“消費者滿意商品”、“守契約重信用企業”、“農村食品安全示範店”創建和評選活動。

二是依法行政效果顯著。通過紮實有效的工作措施,我局普法工作多次得到上級認可。五年來,xx工商系統受到省局、省、州、縣人民政府表彰達32項次。其中受到州委州政府表彰4項次,縣市黨委政府表彰28項次,全系統57個文明創建主體已經各級文明辦檢查驗收,已被各級黨委正式命名51個單位。來鳳縣局、宣恩縣局、巴東縣局、建始縣局等被當地政府作為“兩提高、兩滿意”活動示範點;州工商局政務公開工作被省政府表彰為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