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研究性學習的心得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正生產著一對新的矛盾:一方面,人們的消費結構不斷最佳化,消費層次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文明、科學的需要越來越高;而另一方面,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對人們的消費生活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越來越明顯。綠色消費這一新的消費理念在這樣的背景下提了出來,已成為人類的共識。21世紀將是一個綠色經濟的世紀,綠色消費的世紀。中國已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發展綠色消費與綠色產業,將是我們今後的長期任務。綠色消費為什麼很重要?如何培育綠色消費環境,發展綠色產業、綠色產品?如何建立綠色消費體系?這是本章要分析的主要問題。

第一節綠色消費是當代消費發展的大趨勢

1.綠色消費的內涵

綠色,是充滿希望的顏色,它代表生命,代表健康與活力,代表人類生活與大自然的與諧,有益於身體健康,環境優美。所謂綠色消費,就是以保護消費者健康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與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與消費方式的統稱。具體講,綠色消費應包含健康安全、節能、環保、可持續性等要點。

2.綠色消費的產生

綠色消費的產生,要從人類經濟發展的問題談起。人類的經濟的發展,本質上就是與地球大自然系統的物質變換的過程,人類不斷地從自然取得物質資料,以滿足自己的需要,爾後又不斷將廢物排放到自然,經過自然的“淨化”作用,重新轉化為自然物質。人類出現以來,就是不斷地從自然獲取物質資料,逐漸積累,終於達到了今天巨大的物質文明。沒有自然資源,人類社會經濟、文明的發展是不可思議的。

但是,自然資源並不無限的。人類與自然的物質變換過程,必須建立在平衡的基礎上。一方面,人類向自然取得物質資料,要以自然的再生產能力為前提,而自然界許多資源本身是不可再生的,對於這些資源,就不能過快地將其耗盡;另一方面,人類將排出物返還自然,要以自然的“淨化”能力為限,否則,就只能是對環境的污染。由於人類的過度開發,這種不平衡就不斷地出現了。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講到資本主義大工業與城市的發展所產生的影響時曾經指出:大工業“一方面聚集著社會的歷史動力,另一方面又破壞著人與土地之間的物質變換,……從而破壞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恆的自然條件。”[1] 如今,這種情況果然嚴重地擺在人們面前,使人在不能不考慮自己的行為到了該改變的時候了。

人們終於開始覺醒,“綠色”觀念逐步形成。1962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rachel carson)經過4年時間,調查了使用化學殺蟲劑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後,出版了《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書。在這本書中,卡遜闡述了農藥對環境的污染,用生態學的原理分析了這些化學殺蟲劑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帶來的危害,指出人類用自己製造的毒藥來提高農業產量,無異於飲鴆止渴,人類應該走“另外的路”。1968年3月,美國國際開發署署長w.s.高達在國際開發年會上發表了“綠色革命-成就與擔憂”的演講,首先提出了“綠色革命”的概念。從此,“綠色”一詞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面前。1971年,加拿大工程師戴維·麥克塔格特發起成立了綠色與平組織。1972年羅馬俱樂部提出“成長的極限”,報告提醒世人重視資源的有限性與地球環境破壞問題。以後,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到人類應該將自己與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協調起來,尋求生態、能源、人口三者協調、健康發展,與大自然與諧共處,建立一個環境優美的“綠色文明”。“綠色消費”就是在這一“綠色運動”中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