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讓人成長的時光--暑期社會實踐體會

整個實踐活動分為很多個版塊,如調研版塊、支教版塊、宣傳版塊和心理專場。其實所有的活動大家也是能去就去,也都參與進去。比如調研的時候,我們大家一起去敬老院慰問那裡的老人,還給他們做調查問卷,另外也去附近的村莊找老人做調查問卷;支教基本上算是日常工作,每位隊員都有去上過課,體驗當教師的感覺;搞心理專場的時候大家都有自己要負責的場,忙得團團轉……

敬老院:給老人們表演節目,做問卷。

有些老人聽不懂我們的話,我們很多人也很難聽懂老人的地方話。表演節目的時候覺得有點像唱獨角戲;做問卷的時候經常只能附和一下,感覺個大概。

附近村莊:和老人聊天,做問卷。

附近村莊的老人的地方口音也比較濃重,問卷填寫非常慢,因為老人話很多,總是扯到別的很多事,沒法止住話頭。

支教:給國小生上課。

有些班級上課很配合,學習的氛圍非常好,但是也有些班級很亂很雜,加上大家都是新手,不了解當地國小生的學習水平和興趣愛好,管理班級比較困難。

心理專場:搞心理活動。

以多種遊戲的形式開展,幾個人負責一個場。學生玩得很開心,有好多人玩了又玩,非常投入,就是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從中學習感悟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聽說我們這次的實踐最重要的是調研,但是,就我個人的感覺來說,我覺得支教才是非常重要的一塊。因為支教是我們的日常工作,每天天氣允許的話,學生都會到學校里來,我們要安排各個班的課程,安排各門課的老師去上課,管理班級和學生,事情很多很雜,大家耗費的精力是最多的。

在支教過程中,我主要上高年級的英語和五(2)班的數學,另外還上過一節手語課和一節舞蹈課。下面分別說說我的感受。

英語

高年級的英語是幾個人一起上的,輪流到各個班級去上課,所以準備的教案不用太多,基本的教案對各個班級的具體情況進行修改就可以。我準備的是《英語單詞速記法》,給學生介紹一種記憶英語單詞的方法。我在四個班上過英語,第一個班男生的英語很差,並且不大願意聽課;第二個班前面一半學生聽課,後面的不想聽;第三個班的學生比較配合,但是後來據他們自己反映,他們都不喜歡英語課;第四個班的學生非常配合,上課效果非常好。

經過我在多個班的實踐,我覺得上課的效果不僅僅和教師的水平有關,更重要的是和學生的水平及配合度密切相關。水平高的教師能在很多的班級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效果總還是不見得特別好;學生學習水平高並且上課積極的班級,就算是水平一般的教師也能上出一堂很好的課!

我不敢評價我的水平怎樣,因為我本身是學數學教育的,並且也有很久沒有接觸過英語了。對於作為一個教師,我也不敢說我的課堂調控能力怎樣,因為比較是一個新手中的新手,沒有實踐過,幾乎什麼都是第一次。不過,我可以說,我很認真地對待了這門英語課。早在去茂名的火車上,我就對著幾個師妹試講過一下我的教案,以至於我在正式上課的時候都不用看教案;後來在學校的時候打颱風沒事幹,又對著師妹進行我的試講;還經常在思考課堂常用的英語句子,以至於有時候我在上數學課的時候冒出幾句英語……

在上英語課的過程中,我發現“齊讀”這一方法在國小是非常好用的。無論是有學生開小差或幹嘛,一齊讀,整個課堂就顯得有秩序多了,在他們齊讀的過程中你還可以四處走動一下,輕輕提示一下那么精神開始分散的學生。我把這個方法教給幾個隊友,她們用過之後都說好用,稱讚有加。

曾經,我很害怕英語,因為我的英語考試已經多年沒見過優秀的分數出現。但是在這次下鄉當中,趕著鴨子上架去嘗試著接觸英語,我發現,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10天的下鄉,讓我擺脫了對英語的懼怕,這是一種成功!

數學

國小數學是我的專業,去下鄉,上數學課才是我的初衷和目標。

我上的是五(2)班的數學課,所以五(2)班的學生都叫我“數學老師”(雖然我也上過他們英語課)。這個班有一半學生的思維是比較活躍的,男生女生各一半左右。通過我在這個班的觀察和其它班的對比,我發現了在這個學校的教學班,坐在前面3排的學生普遍比坐在後面3排的學生活躍積極,性格較為開朗,思維也較為開闊,不知道是因為性格選擇坐的位置還是因為坐的位置形成了這樣的性格,這個問題值得繼續關注。

初為人師,沒有任何實戰經驗,再加上對著的是完全陌生的學生,對他們的基礎和接受能力及興趣愛好等一無所知,所以只能模仿著見過的別人上課的樣子去上,憑著記憶中的數學老師的樣子和之前的見習,我放開了膽子,放開了嗓子,開始了我作為數學老師的短短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