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精神在我心,祖國未來齊奮進

xx年我們隆重舉辦了中共十八,回顧了祖國的過往,制定了未來的目標。

回望中國人民走過的點點滴滴,那時候的我們一直處於被壓迫的地位,我們受盡了別人的欺壓凌辱。最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官僚主義三座大山,取得了偉大勝利。1978年,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開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一直到現在持續了30來年,中國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中國人民用自己的聰明、力量和探索,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的中國奇蹟、世界奇蹟。這一切都地歸功於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我們黨是一個重視理論思維,善於對實踐做出科學總結的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和發展不是個一次完成的過程,而是要反覆實踐、反覆探索、不斷總結,尋找規律逐步形成和發展的過程。首歷史對民族的興亡提出了三個嚴峻結論: 民族是人類生存競爭的結晶體,是大浪淘沙的結果。任何一個能夠自立於世界的民族,都曾經經歷了種種嚴酷的生存考驗。無論大河民族、山地民族、島嶼民族、草原民族,只要她能夠穩定的占據一定的生存空間並持續發展一定的時間階段,她就獲得了自立的根基。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民族,那是因為經歷過漫長的嚴酷考驗。那種無法撼動的事實中存在著一個民族原生文明的強大力量,存在著百試百靈,行之有效的生存大智慧、抗爭大技巧與飽滿激揚的生命狀態。學會對歷史的反思,往往能激發一個民族的智慧與勇氣,從久經考驗的生存大技巧中創造出適合於本時代的生存謀略。

首先中共十八將“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在十八大中提出,“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這表明科學發展觀成為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將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有利於全黨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對於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體現到黨的建設各方面意義重大而深遠。

其次會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了新的闡述。

報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內涵作了深刻闡述,同時指出道路是“實現途徑”,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其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首次寫入黨的報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一步走向成熟的標誌之一。報告還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總體布局:由“四位一體”到“五位一體”。

繼xx大報告之後,十八大報告再次論及“生態文明”,並將其提升到更高的戰略層面。由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拓展為包括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這是總攬國內外大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個新部署。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體現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

全面小康社會:從“建設”到“建成”。

十八大報告確定的大會主題中提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這與xx大主題中“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的表述不同。從“建設”到“建成”,一字之變,體現了我國發展階段的重大變化。小康社會是鄧小平同志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規劃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藍圖時提出的戰略構想。在上世紀末基本實現小康的情況下,黨的xx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建設”是過程,“建成”是結果。經過數十年的艱苦努力,這一戰略目標的實現已遙遙在望。這一次黨的報告首次明確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是對全世界的鄭重昭告,同時指明了未來五年非同尋常的歷史方位,及其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意義。

首次提出“城鄉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

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十八大報告提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為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報告還提出了“兩個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這充分體現了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