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精神在我心,祖國未來齊奮進

強調發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

十八大報告在“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論述中提出:“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人們注意到,自xx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目標以來,我們黨把保障社會公平正義擺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十八大報告提出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

強調“更公平”,是“以人為本”理念的進一步深化和細化,是將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強社會建設的明確信號。

對黨的建設主線作了新概括。

十八大報告談到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時,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中國共產黨擔負著團結帶領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形勢的發展、事業的開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面臨著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境“四大考驗”,面臨著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民眾、消極腐敗“四大危險”。經受考驗、化解危險,最根本的是要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十八大報告關於黨的建設的理論創新,有利於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我們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是改革開放以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形成的共同意志,是十八大的鮮明主題。十八大報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刻揭示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意義,全面回顧了黨開創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奮鬥歷程,系統論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內涵,著重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是黨和人民九十多年奮鬥、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

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同時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我們深知,前進的道路上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矛盾和問題,但我們對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由此不難看出,中國是在人口多、底子薄、起步晚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雖然取得的發展成就舉世矚目、發生的變化翻天覆地,但面臨的矛盾和問題也世所罕見。實現現代化,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美好願景和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正是因為中國人民曾飽受貧窮飢餓的煎熬,更加渴望過上富足安康的生活,發展已經成為中國人內在的共同追求。正是因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始終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發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不可逆轉。正是因為中華民族酷愛和平,近代又頻受劫難、屢遭戰亂,中國人更加珍惜和平,更加懂得維護世界和平既是應盡的國際義務,也是謀求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因為我們已經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就一定能夠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當前,我國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攻堅時期,認真總結歷史對於成功開創未來更為關鍵。十年發展,成就輝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成就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十年成就,靠的是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正確指引,靠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奠定的深厚基礎,靠的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鬥,最重要靠的是勇於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一系列緊密相連、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和貫徹了科學發展觀,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提供了重要指導方針,有力指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並且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要建設好乾部隊伍,要加強黨性修養、廉潔從政、理論學習和實踐鍛鍊,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按照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學習、再學習。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積極發展黨內民主,增強黨的創造活力;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設高素質執政骨幹隊伍;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來;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堅定不移反對腐敗,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嚴明黨的紀律,自覺維護黨的集中統一。通過學習準備、落實貫徹和總結提升三個階段性工作,進一步完善我們的工作目標、任務、思路,強化我們的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從思想上改變工作作風和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