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體會:齊抓共管,促我校德育工作上台階

三、全員參與,全方位、全時段加強監管。

(1)領導負責制

學生常說“幹部帶頭,學生加油”,對於老師何嘗不是,在平時的閒談中,有很多的老師都說,學校的領導津貼比班主任的多,但做的事不一定比班主任的多,憑什麼?雖然這些言語存在著不合理性,但也能反映出老師的心態。既然是校領導幹部就要在思想上,工作態度上應比一般老師要高,要端正。學校的主體是學生,那么領導就應在學生工作上做出表率。若是領導幹部齊抓共管,我個人相信沒有那個教師不管或不敢管。

我個人認為,對於現行的領導蹲班制度,可以一人負責一個班,從早操到晚寢,以抽查或督促的形式直接督促班主任的工作情況,對班級工作中不到位或是做的不好的地方直接批評指正,對於蹲點班級在全校的排名占位情況及時在學校進行通報,以調動全體教職員工的積極性。

(2)班主任主要負責制

德育工作的主要負責人當然是班主任,班主任應當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全面負責。從早晨的第一首音樂響起到熄燈鈴期間,甚至在離校後的所有時間,寢室、教室、食堂、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對學生的行為、思想、康健、理想等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對於現行的班主任制度在管理上,在經濟槓桿上相對完善。班主任的工作非常繁鎖,任務重、壓力大、工作時限長,導致有很多的班主任有不少的怨言,而經濟處罰也只能打消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還有人認為幾十塊錢的事,沒什麼大不了的。這又造成沒人願意當班主任,在學期開始時政教處總在為找誰當班主任而苦惱。

我個人認為校級領導應參與到班主任的管理中,每月對全校排名占位後三名的班級的班主任,由校級領導出面找其談話,與其共同分析班級所存在的問題,找出對策和應對的辦法,以調動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

(3)科任教師協同管理

對於班級的科任老師要對本堂課的紀律負有全部責任,及時和班主任保持溝通。課外科任老師應主動和學生加強了解,溝通情感。學校可給每個老師定任務,定目標,要完成幾個學生違紀記載,完成幾個學生的談話。讓全校的每個老師參與到學生的管理工作當中。

四、進一步完善和加強我校的活動載體。

(1)加強早操制度,體現細節育人。

“一天之計在於晨”早操是一天的開始,各班學生到操場集中後,班主任整隊、清點學生人數,還要對學生的儀容儀表進行檢查,是否有學生沒穿校服,校服是否沒拉上,學生是否佩戴手飾等。在跑操的過程中注意步伐聲是否統一,口號是否響亮等。早操後在值班校長和蹲班領導的帶領下對寢室和教室進行巡查。

(2)加快“五星級寢、教室”“五星級食堂”的創建工作,實現環境育人。

“五星級寢、教室”的評比活動從今年年初就開始啟動,到現在雖有所成果但還不到到標準,還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做,去完善。主要原因,一是我的工作力度不夠,雖平時做了很多工作,但工作抓的都是些表面問題,且自身的認識沒有上檔次,上層次。二是班主任的認識不足,力度不到位,應付了事。在我校工作中發現布置的工作和任務都很難落實到實處。三是學生的行為習慣還沒有養成,以至於工作沒有連續性。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提高認識,豐富活動措施,加強督促,把工作做到更好。

“五星級食堂”要給學生提供衛生,可口,實惠的飲食,留得住學生的口才能留得住學生的心,才能留住學生的人。

(3)落實“非常五分鐘”實現思想育人。

“非常五分鐘”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亮點,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現行的“非常五分鐘”均是由班主任負責,我想每天要班主任個人去完成,很難做到富有成效,且有很多的班主任也沒有這么多相關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精力。所以就存在有些班級流於形式,疲於應付。個人認為,“非常五分鐘”也可以讓科任老師負責一到兩次,讓每個老師都能在班上去展示自己除教學以外一專長,更能加強學生和老師的交流,以便在常規教學中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學校也可以配備專業的德育課教師,加強學生的心理、思想、理想教育,提高德育課的地位。加強班主任理論知識的培養,加強班主任對班會課認識,政教處可以組織班會課比賽,以便於讓班主任相互交流和學習,有利於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

(4)完善“社會實踐活動”實現內在育人。

“校園社會實踐活動”能使學生參與管理,在管理中成長和認識自我,但還有班主任的認識跟不上,認為是無用的。再者,對“社會實踐活動”的班級的學生還是缺少相應的監管。負責的班主任能自覺監管,但有些班級還是無法自治。這就要求政教處及值班領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德育工作不是一兩天可以抓好,需要我校的全體教職員工共同努力,需要一個長期過程。但我相信,只要齊抓共管,我校的德育工作定會上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