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習近平北京文藝座談會講話心得:文學是一道背景

背景於人確實至關重要。倘若不了解1921~1949和1949~1978的特定含義,就很難理解xx年的十七大在中共黨史、新中國史暨改革開放史直至整箇中華民族史上的節點性意義。另一方面,正如電影蒙太奇理論告訴我們的:同樣的事物,背景不同,意義也就不同。文學閱讀能夠使我們在自己心中建立起一道巨觀背景,並把我們自己、手頭正在處理的事情和我們的整個生活置於其下。時間、地點和條件是文學中人物活動或者事件發生、發展的背景,文學閱讀及其收穫則是我們和我們生活的背景。

文學閱讀往小了說在很多時候都有“通才”性意義。若干年前我接觸過一位電力工程師,他的電力方面的論文之所以在他所供職的並非以電力為主業的企業連連獲獎,就是因為他喜讀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多年反覆不休,他總是把狹窄、枯燥的專業性問題敘述得生動有趣,縱使外行也看得明白。而文學閱讀對人的背景性意義顯然不止於此。生活中確曾發生過這樣的事:一座城市的十字路口,一任市領導來了,建起了花壇,另一任市領導來了,摧毀花壇建起了雕塑,第三任市領導來了,又摧毀雕塑建起了噴泉,市領導不停地換,十字路口的景觀也不停地變。事實上,一座城市的某個十字路口要建成什麼樣,跟該城市的歷史沿革、自身稟賦、價值追求、地緣、氣候、物產,以及周邊建築、相鄰十字路口建成什麼樣等等無不關係密切。如果通過文學閱讀把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審美水平提得高些、更高些,又何至於讓我們的十字路口的景觀如此不停地變,何至於讓我們的城市如此有歷史而無傳統呢?至少我們也要想一想那些被我們視如草芥的建築材料,西窗下的織女們幾度辛苦拋梭才織得成吧?當年柯林頓在戰勝老布希入主白宮之後,他的第一批決策之一就是空襲伊拉克,這還僅僅是國際關係問題,僅僅為了向世界顯示美國對外政策的一貫性和連續性;而郭沫若倘若僅僅是歷史學家,而不是同時又是個詩人,又怎么可能由“蟲二”二字的泰山石刻聯想到“風月無邊”?

以文學而言,背景是故事情節發生、發展的時間、地點和條件等等,不弄懂這些東西,文學創作就不能“圓滿完成”。另一方面,人類創造了文學決非僅僅為了娛樂,否則古希臘哲學家們也就用不著說“藝術的本質在於模仿”了。文學說到底是柏拉圖筆下的“本原的鏡像”,它對我們不可避免地有著中國先賢所說的“正衣冠,查得失、求完美”意義,有著近代以來西方哲學家們所說的“自我救贖”意義。世間沒有另一種閱讀如此關乎人生,如此包羅萬象,如此既微觀又巨觀、既簡潔明了又異常深刻。所以,我們應當以文學閱讀給自己建立一道知識充足、趣味高雅的背景,而且力爭使之始終處於高位。倘真如此,我們的眼光、思維、感受和整個生活就會跟以前沒有這道背景時大不相同。

文學確實僅僅是一道背景而不是主體,然而沒有它,作為主體的我們的存在就沒有意義。文學是一棵樹,你熱愛它,你的生命就會充滿綠色;而如果你漠視它,它就不會以欣欣向榮的姿態示你,你摧殘它,自己的生活就會漸漸荒漠化。文學是是一撮鹽,雖然量小,然而沒有它,你的生活就會索然無味。文學是一種裝飾、一種點綴,然而正是這看似不起眼的東西才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畢竟人不僅僅是邏輯動物,理性之外,我們還有愛,還有夢想。

統計數字表明,當下中國的人均閱讀量世界排名靠後,這毫無疑問跟我們日益崛起的大國地位不相協調,跟我們繁榮文化事業、實現民族復興偉大夢想的目標不相協調。發達地區不能是水泥樓房的森林和汽車的海洋,欠發達地區不能僅僅追求物質的發展。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強力增加自己的閱讀量。而要想達此目的,不妨就從文學閱讀開始,不管是領導還是民眾、是穿鞋的還是開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