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幹部《內在修養和領導力提升》研討會心得體會

7月25日至27日,本人全程參加了xx縣領導幹部“內在修養和領導力提升”研討會,三天來,深受感觸,教育頗深,不僅為周導師每一堂課的精心安排、觸及靈魂、剖析內心世界而感嘆,而且對每位助教的熱情開導和無私奉獻所欽佩。下面,就三天來的培訓內容結合個人理解談點心得體會

一、信任和選擇

信任和選擇是可以同時存在的話題。

(一)信任和做事。在我們周圍的環境裡,習慣於信任自己熟悉的人,同學、同事、朋友、親戚、父母及兄弟姐妹等,這是正常的;而對於完全不熟悉、不了解的人是不為信任,也是可以理解的。對自己信任的人託付辦事,也要看其有沒有這個能力,能不能辦好這件事,這是首先要考慮的。對有些大的事件,一定要有規則,按制度、程式辦理,甚至要提高到黨紀國法的高度來嚴格執行。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信任的人辦好事,大家都受益,否則悔之晚矣。正如周導師所說的,信任是一回事,信任一個人做事,實現預定目標又是另外一回事。

(二)愉快選擇和被迫選擇。在我們的一生中,有愉快選擇做事的時候,也有被迫選擇做事的時候,作為一個國家公務人員,在四十年左右的工作時間裡,往往是被迫性選擇做事多於愉快選擇做事的情況,雖然與自己的工作能力、社會經驗和所在環境等等有關,但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掌握好自己的情緒和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小到一個家庭、單位,大到一個地區和國家,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要有集體意識和大局觀念,符合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要有道德、合乎情理,更要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等等。這樣在被迫性選擇做事的時候,就能夠理解,並且本著認真、嚴謹的態度,積極、努力地做好事情、乾好工作,才能對得起組織,對得起黨和人民。

二、受害和責任

在現實生活中,不論是年輕人和年長的人,都往往會是受害者,譬如買的食品會是變質過期的,甚至是有毒的;日常生活用品質量不能保證,時間不長就完全壞了;上街買東西或坐個客車錢被小偷偷了等等,被迫受害的現象無時不有、不可預測。而在受害的同時,大家往往選擇是沉默,吃虧上當自認倒霉,只有少數人拿起法律的武器或正當的自衛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面對社會上的種種被迫受害現象,每個人都要有勇於擔當、敢於同各種壞人壞事做鬥爭的責任和精神,拿起法律的武器,打擊各種非法和不良行為,教育引導,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努力建設一個互信互誠、互敬互愛、和諧美好的社會環境。此外在第一次受害之後,就要樹立防範意識,警示自己和教育他人共同與各種壞人壞事鬥爭,只有人人及時醒悟,不要一再上當受騙、喪失警惕。要團結起來,共同建立起強烈的責任意識,掃除一切不良現象和違法行為,才能不受到傷害。

三、孝順和關愛

孝順父母、尊敬老人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如何孝敬父母,各人的回答和實際做法都不盡相同,有的逢年過節去看望父母;有的遠在外地工作,只是偶爾打個電話向父母問候;有的長年和父母在一起,但沒有真正發自內心地關心父母;有的雖然經常性地看望父母,但沒有與父母真正內心地溝通,沒有深入地了解父母到了七、八十多歲時,究竟需要什麼,希望兒女們怎樣在感情深處去關心他們。每個年輕人不同的做法就是不同的答案,正確的答案就是需要我們從靈魂深處、以最深血肉感情,發至內心地關心我們的父母,用自己最好的實際行動,心甘情願地幫助父母,排憂解難,安度晚年。在父母尚且健康,但很多時候力不從心的時候;在父母感情空虛,需要兒女耐心安慰的時候;在父母身體不佳,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都需要我們做子女的真正發自內心地無微不至的關懷,讓父母幸福地度過美好的一生。

關愛下一代,關心我們周邊所有的人,是我們身處這個社會,得以快樂生存必備的愛心所在。沒有這個愛心,我們的工作將很難開展,人際交往將無人理睬。人人只關心自己,關心自己的利益,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任何時候總認為“我是對的”,為自己的各項行為去辯解,尋找維護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合理的藉口,到頭來,不僅是傷害了周圍所有的人,尤其傷害了自己至親至愛的父母和子女,一旦出了差錯,甚至鑄成了大錯,就是再怎么後悔,再怎樣痛心疾首、痛哭流淚,也都無濟於事。親愛的兄弟姐妹們,讓我們無私、真心地關愛周邊的每一個人、關心我們的國家,用愛的心靈、無私的奉獻關心我們的社會,只有世界充滿愛,才會有美好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