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高效課堂觀摩學習體會

前段時間我有幸在語文素養大賽的活動中聽了幾節國小語文高效課堂展示課,收穫很多。這幾節課分別是二年級的《淺水窪里的小魚》、四年級的《生命生命》、六年級的《少年閏土》。下面就幾節課分別談談我的感受。

《淺水窪里的小魚》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學習: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相信學生。

這節課,教師極大的調動了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從識字教學到文本理解,都讓學生盡情地去說,展示自我。

二、情為調,以讀激情,情更濃

本文感情鮮明,所以如何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抒發的憐惜和對小男孩的敬佩之情,引起學生的共鳴,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是很重要的,為此,老師在教學上採取了步步深入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了情境體會小魚的心情,引出大家體會小男孩的心情,緊緊抓住了以讀為本的教學方針,採用了多種多樣的朗讀形式,提高了朗讀水平。老師重視語感訓練,品味語言文字的情境,以讀代說,以讀促理解,讓學生讀得聲聲有色,有滋有味。

三、環環相扣,節節含情,情扣情

教師充分發揮學生想像的翅膀,如課文中的“我”看到了小男孩的舉動後又會怎樣做的呢?如果你是這條小魚,被困在淺水窪里,此時此刻,你最渴望什麼?等等的教學環節中引起同學們的同情心,引起情感共鳴。

老師注意循循善誘的引導學生理清思路,而非老師先入為主直接給出結果,並在教學中抓住了重點句進行教學。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的作用。

至於課文拓展也較靈活,就是想想如果你是小魚,你會對小男孩說些什麼感謝的話呢?讓學生把這節課想說的都可以一吐為快。

《生命生命》一課給我很大的震撼,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也很多。

一、反覆品讀重點句段,理解感悟文章情感。

反覆品讀重點句段,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內容,在讀中感悟情感,在讀中體會思想,在讀中受到教育,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以讀為本,注重自我感悟,是這節課的最大特點。如在“飛蛾求生”這個段落中,學生朗讀重點句抓住“掙扎”、“極力”、“躍動”等重點詞,在讀中品,品中捂,體會飛蛾求生的欲望使作者震驚,悟到了作者對弱小的生命這種頑強生命力的敬意;在“瓜子生長”這個段落中,學生在品讀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讀出瓜子非一般的力量,學生入情入境,發出肺腑地感受到小瓜苗頑強的生命力,領悟到生命力的價值不在於存活時間的長短,而在於是否在有限的生命中努力拚搏,讓自己活得精彩,從而真切感受到生命的不屈與偉大。

二、注重個性化閱讀,從情感上感染學生。

新課標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應該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想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教師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讓學生自己去體驗、探究、感悟。學生通過讀書,自主概括文中的三件事,並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反覆朗讀,談體會,談對作者的認識,談自己對生命的思考。學生盡情地展示自己,大膽交流,培養了學生說的能力和發散思維,引起學生對生命的關注和思考,懂得珍惜生命,讓生命更有意義。

三、注重讀寫相結合。

在語文學習中,讀和寫是密不可分的,為了實現知識的遷移,學完課文,教師讓學生寫出自己對生命的感悟,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闡釋了頗有見解的生命樂章。學生既受到了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教育,也學到了認識生命、歌頌生命的知識和方法。得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重情境教學,調動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少年閏土》一課教師的獨特創新的教學思路值得我借鑑。

一、設計思路獨具匠心。

在本堂課的教學中,老師採用“景——人——物”的思路學習文本,而且訓練寫法。教師注意創設合適的情境,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在情景之中與作者、與人物進行情感交流,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看瓜刺猹”這一段落時,老師先讓學生讀一讀這一部分的內容,找出描寫人物動作的詞。然後,讓學生來做一做閏土是怎樣刺猹的。學生通過一邊做一邊講,對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認識。抓中心句,以讀為本,學習四件稀奇事,體會人物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