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學習四個全面心得體會

如何深挖根源、觸動靈魂?中國有13億人,只要道路正確,整體的財富水平和幸福指數可以迅速上升,但每個個體的財富水平和幸福指數的提高就不那么容易了……

在此,我有一個提升“妙方”,也許眼下一些人不以為然,就是通過調整自身的行為與減低個人的欲望特別是戒除肉慾,來提高個人的幸福感。提倡不吃肉,好像很難辦,只緣還不懂,知難而行易。節約資源乃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集約節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的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的消耗強度,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

輔導老師在提出終極價值追求的問題上引起我們的思考,我們的終極價值追求到底應該是什麼?不應是升官發財,不應是酒肉香菸,而應是一種先進性符合兩型社會建設的選擇,先天下憂而憂,先於百姓戒肉。

學習材料中提出,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維護能源資源安全……攜手共建生態良好的地球家園。具體說,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包括:

一是樹立節約資源理念,通過兩型社會建設達到共識與行動;

二是推動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

三是加強耕地、水、礦產等資源的保護;

四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減量化、低碳化、綠色化。

嚴峻的現實是,我國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大、增長快,人均排放量不斷增加,污染物的排放超過環境承載能力。以“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出發,目前多數人尚未看到的癥結乃是:吃肉太多,健康下降;吃肉太多,糧食危機(穀物近半用作飼料);肉慾太強,幸福感驟降;吃肉太多,飼養業的問題是水、土壤污染嚴重;吃肉太多,畜牧業的發達導致草原生態退化,沙塵頻襲;吃肉太多養牛過剩,甲烷等溫室氣體排量劇增;吃肉太多,肉食產業所耗用的土地是素食者的30倍;從節水、從低碳,從黨員幹部廉潔等諸多方面,戒肉乃是應對、化解這眾多問題和矛盾的一個切入點和解決途徑。

就北京的發展,習xx講:“北京自然生態系統已處於退化狀態,資源環境已明顯處於超負荷狀態,地下水超載、水位下降、地面沉降……藍天難見,繁星無影,河水斷流……”由此,調整非首都核心功能,突出高端化、低碳化,服務化、集約化、融合化,綠色化,勢在必行。要把一般性產業特別是包括肉食產業等帶有污染性質的產業清理出去,堅決把高消耗、高污染的畜牧、屠宰、肉食加工等產業從北京退出。

我們結業那天恰為世界環境日,今年環境日主題是“可持續的消費和生產”;中國主題為“踐行綠色生活”。積極推動綠色化的消費,倒逼生產方式的綠色轉型。綠色消費是生產方式綠色化的標誌。要倡導環境友好型消費,推廣綠色服裝、引導綠色飲食、鼓勵綠色居住、普及綠色出行,發展綠色休閒。消費不僅是生產的終點,更是消費的起點,消費端和需求側的變革講帶動生產方式的變革,促進傳統產業的生態化的改造,推動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鼓勵千家萬戶在踐行綠色生活上既力所能及,又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