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華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2016

按照局黨組的要求,我和大家交流學習中華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會,著重圍繞“智”的話題展開。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一、關於“智”的內涵;二、中華傳統美德的發展脈絡;三、學習引起的思考;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首先,了解一下對智的解讀,何謂智?它有兩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做“知”解,智者,知道日常的東西也。把平時生活中的東西琢磨透了,就叫智。第二個層次是它內涵:智是儒家思想中重要的命題之一,屬於傳統社會的價值範疇。這裡的“智”不是佛家之頓悟,也不是科學智慧,而是道德智慧,即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儒家學者認為,具備了這種道德智慧,才能成為君子。在儒家的道德規範體系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質之一,視為“三達德”、“四德”、“五常”之一。首先把“智”視為道德規範、道德品質或道德情操來使用的是偉大的思想家孔子。他說:“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優,勇者不懼”。把“智”與“仁”、“勇”兩個道德規範並舉,定位為君子之道,他的語言從行為的節制和的修飾、道德的認識和意志的保障等意義上確立了禮與智在道德體系中的不可或缺的位臵。

孟子在仁義禮之外加入“智”,構成四德或四端,他是這樣描述的:“仁之實事親(親親)是也;義之實從兄(尊長)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背離)是也。” “性善說”,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提出仁義禮智四位一體,相依互補,構成完整的道德範疇系統,構建為人道的全部蘊含。 到了漢代,董仲舒又加入“信”,並將仁義禮智信說成是與天地長久的經常法則(“常道”),號“正常”。 曰:“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賢良對策》)。

這是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基本要求。也是中國傳統社會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在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既是一種道德規範,更是一種社會理想,同時還是一種政治綱領。用來塑造社會、教化人生,是中國儒家文化的核心價值追求。正是這樣一種核心價值觀及其在思想道德領域延伸與展開所形成的種種具體價值範疇,使中國封建社會得以維繫、變革與發展,形成了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價值標準和行為和規範。

做一名中國人,不能不懂得中國文化,不能不受中國文化的薰陶。中華文化是目前人類文化中唯一沒有中斷過,活下來的文化。讓我們走進先賢,通過他們連結古代文明,了解燦爛中國文化,我們先回顧一下儒家學派主要代表其人和對後世影響。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相傳其有弟子三千,賢弟子72人,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XX年,晚年潛心致力於古文獻整理。其思想以“仁”為核心,以“禮”為規範。自西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我國兩千餘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其深遠。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 儒家學派集大成者。早年受業於子思(孔子的孫子)的學生,曾經為了實現政治理想而遊說於各國諸侯之間,卻不被重視。晚年和門徒從事著述。曾著《詩》、《書》,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他以“民本”思想為基礎,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思想和“人性本善”的觀點,並提出了“精心、養性、誠心、寡慾”等主張,儘管不被當時諸侯所用,但是在後來的封建社會裡卻和孔子的學說一起成為主導的統治思想,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最傑出代表,是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董仲舒(前179年-前1XX年),西漢儒家學者、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和今文經學大師。他少時專治《春秋》,漢景帝是任博士,潛心研究孔子學說。漢武帝時下詔徵求治國方略。董仲舒以“天人三策”相對,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為漢武帝所採納,使得入學從此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其學說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周朝以來的“陰陽五行說”,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穿在一起,並提出“三綱、五常”的封建倫理。

第二,傳統美德的發展脈絡。

我國傳統道德中既有精華,也有糟粕。傳統美德就是我們所說的精華;那些落後的、過時的道德遺產就是糟粕。伴隨我國傳統道德的產生、演變而形成和發展的中華傳統美德。一般都蘊含在我國傳統道德之中,其發展脈絡大致如下:

1.萌芽和奠基階段。傳說早在堯舜時代,就出現了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一些初具道德色彩的概念。西周時期,周公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罰”的道德意識。春秋時期,提出了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的做人“六順”。戰國時期因社會劇烈變革,在思想領域,出現了諸子百家爭鳴的局面,儒道墨法等學派都對道德本源、道德準則、道德評價、道德作用、道德修養等問題作了較深入的探討,從而形成了不同的道德思想。

2.系統化階段。秦王朝滅亡後,漢武帝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高度重視儒家道德的社會作用,採納董仲舒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道德成為我國古代道德思想的正統。到魏晉隋唐時期,“仁、義、禮、智、信”作為官方意識形態,得到大力倡導,並逐漸成為人們普遍認可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範。到宋明清時期,“仁、義、禮、智、信”等中華傳統美德在理論上得到進一步闡發。

3.遭遇挑戰並補充調整階段。鴉片戰爭後,我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危亡逐步加深。我國資產階級思想家在批判封建道德的過程中,用西方的自由、平等、博愛精神改造和充實中華傳統美德。五四時期,在救亡圖存的過程中,我國進步思想家學習西方新思想,批判封建舊道德,沉重打擊了統治我國XX多年的封建禮教。提倡民主與科學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也為我國無產階級新文化的誕生和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用無產階級新文化新道德批判繼承我國傳統道德奠定了思想基礎。

4.傳承和弘揚階段。我們黨提出了批判繼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確立了“吸收其精華、剔除其糟粕”的“古為今用”的方針。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形成的中國革命道德,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新時期形成的社會主義道德,都極大地弘揚了中華傳統美德。歷代領導人都大力提倡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如建設“小康社會”的提法來源於《詩經》、《禮記》等我國古代典籍;“以人為本”理念與“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民貴君輕”等民本思想一脈相承;“和諧社會”的構想與“和而不同、和為貴”相承接;生態文明建設與“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相契合。還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與時俱進、自強不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艱苦奮鬥、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等傳統美德都得到大力弘揚。

第三、學習傳統文化的思考。

今天的我們因過度注重物質,忽視精神。而出現了一些困擾 ,需要從傳統文化中尋找支撐我們精神營養,我局開展這個傳統文化系列講座,大家自己談體會,目的就是讓我們通過認知傳統文化、激發起我們對中華文明的敬仰,從而更好傳承。xx總書記指出,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這也為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傳統文化和怎樣學習作了點題。

第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所謂核心價值觀,是指能夠體現社會主體成員的根本利益、反映社會主體成員的價值訴求,對社會變革與進步起維繫和推動作用的思想觀念、道德標準和價值取向。核心價值觀是一定社會的性質、本質和發展趨向的集中體現。核心價值觀在意識形態和思想道德等層面的延伸與展開,即形成社會核心價值體系。從這個意義上說,核心價值觀是根本,具有內在的規定性;核心價值體系則是表現,從屬於一定的核心價值觀,具有外在的表象性。確立和規範社會核心價值體系,內在地要求進一步凝練和建構社會核心價值觀。一定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是在一定社會的長期實踐中孕育形成的,離不開一定社會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及其對社會意識形態及思想道德層面的基本要求。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人們的思想意識、道德觀念、價值取向不斷調整變化。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具有極強的緊迫性和針對性。今天,人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深切地呼喚更加公平的社會環境、更加誠信的市場氛圍,也痛感於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背後的道德滑坡、底線失守。常常會聽見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事艱難。可以說,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社會的共同訴求。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個字,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確立了當代中國最基層的價值觀念,鮮明地提出了我們這個國家與民族的精神底蘊。習總書記提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灌入心、灌入腦”,進一步提振“精氣神”,從自己做起,在全社會凝聚起向上向善的蓬勃力量 核心價值觀的弘揚踐行。有賴於我們每個人的努力。最後,讓我們用於《論語》心得的一話來共勉:“學習任何經典,所有古聖先賢的經驗,最終只有一個真諦,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在這些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縮短歷程,使我們儘早建立一個君子仁愛情懷,能符合社會道義標準,不論是對自己的心還是對社會崗位,都有一個無愧的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