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抗洪救災等種最新心得體會範文4篇

二、上海的發展真快

上海是我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它不僅是長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龍頭,也是我國經濟、金融、貿易中心和世界聞名的國際化大都市,上海的城市綜合競爭力目前居中國內地第一位。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的艱辛探索和不懈努力,上海在率先求變、轉型發展中又邁出了新的步伐,城市形象發生了深刻變化,經濟進入了全方位開放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軌道,城市建設向樞紐型、功能性、網路化基礎設施體系方向推進,人民生活達到了比較富裕的小康型。

在上海期間,大家對上海的發展讚不絕口,同時為上海以整潔、美麗、有序的姿態服務世博會而歡欣鼓舞。

上海的發展經驗十分豐富,非常寶貴。我認為它一是服從國家戰略,把上海的發展放到全國發展的大環境中來思考和謀劃;二是堅持解放思想,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徵和上海特點的發展新路;三是實施高起點、全方位的對外開放,善於在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中抓住發展機遇,拓寬發展空間;四是理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努力做到開創性、操作性、堅韌性之有機統一;五是始終重視改善民生,使改革發展成果真正惠及人民大眾;六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高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七是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上海善於利用本地獨特的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特色產業和歷史文化等資源,把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找準突破口,贏得大發展;八是全面推進黨的建設。

大家邊看邊學,邊學邊對比,邊討論邊思考,一致認為開放是上海發展之源,上海的成功經驗對我們有很深的啟發。

三、世博的理念真新

漫步上海世博園區內,目睹各國建築隔江相望,與沉靜壯美的黃浦江水一道,匯成一曲東西方和諧演奏之交響詩,心情特別激動。

世博會誕生以來,一直是人類共同探索美好未來的互動場所,它講述並預示著人類世界的變化,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從鄉村文明到城市文明,從高碳文明到低碳文明,人類不懈追求均在世博會上留下了醒目的足跡,成為許多國家經濟轉型、社會進步的標誌性檔案。

上海世博會是首次在開發中國家舉辦的世博會,是在世界金融危機背景下舉辦的世博會,也是在新科技革命前夜舉辦的世博會,共有189個國家,57個國際組織總計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預計參加和參觀者將達7000萬人次,其主要看點是:看中華——世博會是中國形象的展示區;看科技——世博會是科技創新的大舞台;看文化——世博會是文化交流的大盛會;看未來——世博會是未來發展的試驗田。

上海世博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開創了世博會的先河,既是基於中國對城市化發展的自我反思,更是中國對人類做出的新貢獻。

上海世博會是人類從高碳文明向低碳文明自覺轉型期的一次歷史性盛會。世界在中國展示:四方來客,八面來風;也是中國向世界展示:五湖四海,東西南北。中國在看世界,世界也在看中國。通過世博會,一個微縮的五光十色的世界被搬到中國讓人觀看,而中國自己也在世界的眼光中被打量,中國在向世界展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新形象,世界也期待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

沿著黃浦江邊走,我不禁聯想:這些年高樓大廈多了,但那些搬進大樓里的人們生活好嗎?建造高樓,建造宏偉壯觀的城市固然不易,但建設一種豐富、充實,不僅讓人們感到快樂,而且富有意義的新生活更不容易。沒有這樣一種生活,沒有一些充實地活著、能夠把握自己生命的精神意義的人,城市也將失去自己的靈魂。物質的成就固然是能體現一種精神的,建築也是可以有靈魂的,甚至那些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高樓大廈也至少表現了一種生命力。但是,我們是否總能保持這樣一種旺盛的生命力呢?以及,人的生命力是否只是通過物質的成就來展示呢?這是一種複雜的博弈,答案不言而喻。

四、我們的責任真重

##是後發展地區,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科學發展、走新興工業化道路的過程中,我們的責任非常重大。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我們不能因小富而滿足,不能因困難而退縮,不能因矛盾而困惑,而應該始終保持敢於爭先的銳氣、自我加壓的勇氣、負重奮進的志氣;應該立足全國找差距,對照先進定坐標,著眼未來爭發展。我們的思想應更加解放,思路應更加開闊,決策應更加科學,方法應更加靈活。我們要勇於創新,善於創新。創新的前提是汲取新知識,要勤奮學習,更新知識,跟上時代步伐;創新的源泉是實踐,要積極投身改革開放事業,在豐富的實踐中增長才幹;二要進一步最佳化環境,優質服務。上海的發展告訴我們,最佳化和改善投資環境,擴大對外開放,是我們加快發展的生命線。要以公正民主的法制環境、誠信有序的市場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留住客商,贏得發展,努力向市民、納稅人和投資者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要抓住各種機遇,整合各種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三要進一步轉變作風,提高效率。要從思想觀念、體制機制上解決問題,就必須轉變工作作風。提倡說實話、辦實事、鼓實勁、求實效,確保自治區黨委、政府確定的目標、任務的貫徹完成,更好地造福##各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