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感悟——語文老師應多讀、多寫

黃山市歙縣深渡中心學校  汪志強

我從9月26日到合肥師範學院參加“國培計畫”置換脫產學習這些天以來,聽了許多專家、教授、特級教師的課,這些課都有一個共性的話題就是——語文老師要多讀、多寫。語文老師要想教好學生的寫作,必須自己要提高文化修養;必須自己要會寫文章,要寫“下水作文”。他們說得很有道理,名師之所以能成為名師,就是他的文化修養高;能寫文章,能教書;不離實踐,自我研修;能獨立思考問題,不人云亦云,“不要讓自己的頭腦變成別人的跑馬場”。

人是有惰性的,只有給自己施壓,才能有激情;要不斷地練筆,才能激發自己的寫作靈感。安徽懷寧縣特級教師張斗和老師說得好,一個語文老師只有自己不斷地讀書、思考和寫作,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他還說:“一件事情堅持十年,必有成就”,許多老師就是因為不能長期堅持搞教學研究和寫作,最終放棄,一事無成,很是遺憾。而合肥科大附中的特級教師吳華寶老師能幾十年如一日地長期堅持讀書、寫文章,收集資料,搞教學研究,最終成長為安徽省的一名特級教師,發表了許多文章和論文,甚至還出版了幾部書。亳州市利辛縣的特級教師張邦群老師,他從一位代課老師開始,18歲從事教育工作,已經工作了38個年頭。幾十年勤讀書,勤寫作,至今為止已經發表了580多篇論文,才有今天的地位和成就。他認為:語文老師的成長離不開三要素——勤讀書、勤思考、勤寫作。他每天把備課、批改作業都安排在白天完成,晚上則屬於自己的世界——讀書、寫作。他認為一段時間內教師可以專注做好某一件事,要過簡單的生活,不要被煩事所累。他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每一周讀一本書,每一月至少讀四本書。年年如此,他認為讀書的生活是一種幸福,而永遠碎片式的生活是痛苦的。生命的質量在於追求精神生活。他認為教師要讀下列的書:專業的書、偉人傳記、文學名著、教育經驗、心理學方面的書、史學著作、人文著作、哲學書、報刊雜誌。教師應採用淘金式讀書法、批註式讀書法、摘抄關聯式閱讀法、質疑式讀書法、對比式閱讀法、帶著困惑閱讀、隨筆式閱讀式、以讀促寫式閱讀法。

張邦群老師認為優秀教師不是培訓出來的,而是自主成長起來的。教師要注重對自己心靈的培訓,教師要教好書,必須自己先要讀書。一個人能寫多好,就能走“多高”,言之有理; 我們要想做一個研究型的教師,而非“教書匠”,就要求我們廣大教師,必須要養成每天寫教學日誌的習慣,哪怕你不知道寫,沒有內容可寫,也可以從記流水賬開始,教學日誌貴在堅持。我們一線的廣大教師要善於在平淡中發現問題、細化問題、追問問題;在教育敘事研究中,教師要善於觀察,要有一雙明銳的眼睛;要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一個人要保持對知識的飢餓感,語文教師應當追求詩意,用文學來滋潤自己,提升自己的素養。教師教學生寫作文,自己必須會寫,教師要寫“下水作文”,特別是要寫每年的中聯考作文題。

教師在寫作時,一要快,快指的是切入主要情節、主要人物、主題要快;二要慢,慢指的是要對細節、過程進行細緻的描寫;三要注重情節,注重情節就是要讓情節曲折動人;四要講究語言,一篇好文章還要有美麗的語言,語感的培養也是重要的。反觀一些寫得較差的文章,不是缺少細節描寫,就是缺少過程的詳細敘述。怎樣才能慢下來呢?要多描寫,少敘述,要注重對人物的心理刻畫。

怎樣寫好文章呢?要把慣性切斷;要把思想搞亂(寫文章思想不能那么單一,故事情節要有曲折性);要把感覺激活(不要早早給某事下判斷);要寫文學作品鑑賞的文章。

寫好教學論文,“突圍”自己的職業生涯。縱觀世界,凡是有成就的人,都是多讀、多思、多寫,終生自學的人。

本文發表在xx年11月7日出版的《學子讀寫》綜合教研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