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課程學習心得體會

項目管理是一門實踐性與綜合性較強的課程,是管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成為了眾多高校熱門的課程。本文是學習項目管理課程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項目管理課程學習心得體會篇一

通過項目管理課程的學習,我初步了解到項目管理的知識體系及其架構、項目過程組合及啟動、項目計畫實施等基礎知識。項目管理總體有五個過程:啟動過程、計畫過程、實施過程、執行過程和收尾過程,包含了九大領域的知識:範圍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風險管理、採購管理和整體管理及其方法和工具。通過線上課程學習,我進一步體會到什麼是項目管理以及學習項目管理課程的重要意義。現將學習這門課程的心得體會總結為如下幾點:

一、項目管理理論知識的學習

從定義來看,項目是為創造獨特的產品或服務而進行的一種臨時性工作。根據這個定義,項目就具有了目標明確性、活動一次性及資源消耗性等特性。換句話說,具備前面三個主要特性的活動,都可以看作是項目。現實中的項目隨處可見,如北京的奧運會、上海的世博會、西部大開發、三峽工程等大型的建設項目,還有像信息系統、結婚典禮以及家居裝修等小型項目。項目管理則是將各種知識、技能、工具和技術套用於項目之中,以達到項目的要求。就是用正確的行為方式來保證目標的實現,這裡除了要求結果的成功,更強調了方法的合理性。所以除了績效,項目管理還要考慮時間和成本等因素。整個過程中始終追求著這樣一個終極目標:從成功到成熟,從成熟到卓越。

任何項目都會在範圍、時間及成本三個方面受到約束,這就是項目管理的三約束。項目管理,就是以科學的方法和工具,在範圍、時間、成本三者之間尋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以便項目所有干係人都儘可能的滿意。項目管理的五個過程組:啟動、計畫、執行、控制與收尾,貫穿於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對於項目的啟動過程,特別要注意組織環境及項目干係人的分析;而在後面的過程中,項目經理要抓好項目的控制,控制的理想結果就是在要求的時間、成本及質量限度內完成雙方都滿意的項目範圍。項目管理的九大知識領域是指作為項目經理必須具備與掌握的九大塊重要知識與能力。其中核心的四大知識領域是範圍、時間、成本與質量管理。在這些知識領域中還涉及很多的管理工具和技術,以用來幫助項目經理與項目組成員完成項目的管理。如:網路圖示法、關鍵路徑法、頭腦風暴法、掙值法等,不同的工具能幫助我們完成不同的管理工作。另外,還有很多

項目管理軟體,如:Microsoft Project、P3等,作為項目管理的工具,也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解決在項目的各個過程中完成計畫、跟蹤、控制等管理過程。

二、信息系統項目管理

傳統的項目需要經歷的時間長,使用的是有形資源,項目成果是通過對資源的消耗與形態的轉化來逐步實現的。IT項目的實質是“知識轉移”,項目是以無形的智力產品為項目目標。典型的IT項目是IT系統的建造(如系統集成)和軟體開發項目。因此說,IT項目的實質是“知識轉移”,而建造項目的實質是“資源消耗”。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套用範圍的不斷擴大,IT項目管理越來越具有普遍性。需要強調的是,信息技術本身的發展並不是IT項目的目的,滿足套用對象的需求和戰略目標才是其出發點,因此需要切實做好項目的需求分析,一切從業務工作的實際需求出發,在集成理念的指導下,充分考慮整個系統的集成要求,並在此基礎上選擇相關的成熟技術、套用系統和產品,同時做好項目的技術經濟分析,才能保證信息化項目發揮實效。國家863計畫CIMS主題專家組在大量信息化工程實踐的基礎上提出的“需求牽引、效益驅動、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策略是IT信息化項目管理的總體指導思想。

通過項目管理培訓線上課程的學習,我從最初對項目管理的知之甚少,到初步了解項目管理的基礎知識,感覺收穫了很多。企業的創新工作一直在如火如荼進行,相信本次課程知識學習,對我以後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幫助。但是要想真正學好項目管理,還需不斷實踐,學習技巧、總結經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揣摩、深入體會,真正運用到學習和工作中去,達到學以致用。

項目管理課程學習心得體會篇二

兩天認真聽了《全面項目化管理》這門課,***教授從五大類分別給我們詳細講述了全面項目化管理基礎思想、成功項目的必備條件、全面項目化、項目化管理和全面、項目化管理的導入。通過學習將我們如何運用全面項目化管理又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讓我們又發現了諸多平時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也對我們今後的工作起到了指導與改正的作用,真正是受益匪淺。

通過趙教授對專業理論知識的闡述再到典型案例的剖析,做得好的方面也得到了課程中理論知識的支持,對一些常見的錯誤也以鮮活的案例加以呈現,讓我們將日常工作中常犯的錯誤集中展現並一一剖析其錯誤所在以及對工作的影響,對我們今後的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

老師講項目的標準化時,重點說明了要重視基本習慣的培養,可以大大提高工作質量,任何規範的基礎都很重要。還有項目經理的選擇,應具備的三大素養和應具備的工作能力等,這一點我在工作中深有體會。

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一個好的完善的計畫必定能夠幫助我們更快更有效的確定行動方向,從而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無論辦什麼事情都應明確其目的和意義,有個打算和安排。有了計畫,就有了明確的奮鬥目標,具體的工作程式,就可以更好地統一大家的思想,協調行動,增強工作的自覺性,減少盲目性,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合理地安排和使用人力、物力,少走彎路,少受挫折,保障工作順利進行,避免失誤。計畫一旦形成,就在客觀上變成了對工作的要求,對計畫實施者的約束和督促,對工作進度和質量的考核標準。這樣,計畫又反過來成了指導和推動工作前進的動力。總之,搞好工作計畫,是建立部門正常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必不可少的程式和手段。編制好工作計畫,對於我們的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提高工作效率,我們還編制了相關工作計畫進度表,部門每一個人在工作例會上必須對自己一周的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匯報,然後由經理再對部門的工作做出總結,通過表格計畫管理有效的加快了工作進度。

作為一個優秀的項目經理必須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工作能力及執行能力,還需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抵禦壓力的能力和具備良好的素養。我們要為公司廣結良緣,廣交朋友,形成公司與政府部門之間溝通的“橋樑”,形成“人和”的氛圍和環境。為此要把握交往的技巧、藝術、原則。能力+人脈=成功。維持良好的人脈關係有效的實現工作成功的目標。就在今年7月初,我們在申報新建項目立項過程中由於部門員工遞交申請資料時表述失誤,差點我司新建項目的立項批准就審批不下來,我就立即採取的補救措施,與發改局經辦負責人及時進行了有效的溝通,詳細說明了該項目的原由,最後得到了經辦負責人的認可,才化險為夷。學會掌握溝通技巧,溝通雖不是技術的問題,但這是保障工作的最基本的職責。我深深能體會到老師講的這句話。結合工作中遇到各種情況,讓我深刻體會到溝通在工作及生活中的重要性,高效的溝通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細細回顧老師講的全面項目總流程,應模組化的以項目包的方式來做,找到正確的方法,以量化工具來規範、標準化的實現項目化管理。掌握正確的方法,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

我在公司負責加氣站工程項目的報建、驗收及證照辦理和管理等工作。在項目報建上就必須要分清哪些屬於程式性報建,哪些屬於技術性報建,兩者之間的相互關係如何;哪些報建必須前置審批,哪些報建程式是現在必須進行的,哪些是可以同時進行的,也就是老師講的“現行”和“並行”,這樣才能形成最終的報建成果。理清了報建各個環節、各階段、各條線之間的邏輯關係和相關性,我們的工作思路就更清晰了。同時為了更清楚的了解各職能部門報建審批流程和報建審批所需的前置條件,我們編制了工程建設項目及報建流程圖,有了這些報建流程的規範模板,我們就有了參考目標,很快能熟悉報建的每一個環節,工作做起來也得心應手。

以前對於管理的概念、涵義都很模糊,在聽了老師講的管理的本質精髓後,我更深刻的意識到了一個企業或是團隊的成功需要具備多方面的綜合素質。

人類社會越來越依賴集體的努力以及越來越多的、有組織的群體規模的擴大,管理人員的任務也就愈發重要了。因此,管理者必須具有敬業精神和服務意識,還要有解決突發性事件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靠得住、會辦事、能共事、不出事等各方面的素質。管理工作做得好,把一個公司的人、財、物三方面以最大程度的台理性結台起來、組織起來、調動起來,搭配合理,就能以儘可能少的時間完成最大限度的工作,就能以儘可能少的開支為企業創造最大限度的經濟利益。管理工作做得好,就能人盡其才,用兵如神,不但用儘可能少的人做好了工作,而且能使手下的每一個人都有施展才能的機會,使每一個人都能得到充分的鍛鍊。人才是企業之本。有了一支素質高、水平高、力量雄厚、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再加上使用得當,企業就會在任何時候都立於不敗之地。

最後在我們收穫本課程帶給我們的新知識的同時,也深深感謝為我們授課的趙安學教授,相信趙教授的精彩課程令我們又向更高的全面項目化管理層次邁進了一步,我們還需不斷的去學習、體會及實踐,在後續的工作中,我們要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揣摩、深入體會,真正運用到工作中去,達到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