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四風”問題主要表現材料總結

全州教育實踐活動啟動以來,各縣市各部門各單位認真對照xx總書記列舉的“四風”問題25種表現,中央活動辦梳理的37條問題,秦光榮書記指出的25種現象、20種典型特徵以及省委活動辦梳理的11個方面121條“四風”問題清單,按照秦光榮書記提出的“10種方法”找問題的要求,深入民眾廣泛徵求意見、認真查找問題,收到了較好效果。

截至4月底,全州共徵求到對各級領導班子的意見3.37萬餘條,對各級領導幹部的意見4.44萬餘條,通過深入學習、廣泛徵求意見,共查找到各級領導班子“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1.68萬餘條,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4.34萬餘條。

根據各級各部門徵求意見、查找問題情況和5月11日省委督導組情況通報會上反饋的意見,州委活動辦通過集中梳理,形成19個方面112條具體表現的“四風”問題清單,經州委第77次常委會議審定同意,提供全州各級班子和黨員幹部作為對照檢查和專項整治的重要參考。

各級各部門在查擺問題、開展批評工作中,要對照“問題清單”,按照“五不列”的要求進一步找準找實存在的“四風”突出問題、深入開展談心交心,認真撰寫對照檢查材料、開好高質量的專題民主生活會、邊查邊改解決好“四風”突出問題。

一、形式主義方面

(一)正確的政績觀存在偏差

1.思想不夠解放,機械地執行上級指示,講“國語”多,講“本地話”少,過去喪失了一些發展機遇,現在也未能完全抓住新的發展機遇,導致經濟發展不夠好不夠快。

2.片面追求gdp,以數據看幹部;簡單地壓任務,忽視了宣傳引導,如跨越發展目標、農民增收目標、農轉城、新農合等,層層加碼、壓任務,而對民生改善、環境保護等一些體現科學發展的指標不太重視。

3.朝令夕改,換一個領導換一種思路、調一次規劃,不能一張規劃藍圖抓到底,“新官”不理舊事;“指”到哪裡,就要求下面乾到哪裡,職務高的領導說了算,政策檔案擺一邊,隨意要求基層改變思路迎合。

4.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路邊工程”,只重視修大路,而忽視修便民的小路;不切實際盲目上大項目;項目建設、民生工程多安排在公路沿線,造聲勢、搞樣板、刷牆面、戴帽子,追求“視覺效果”、“轟動效應”。

5.好大喜功,不計成本、違反規律追求速度規模,在發展規劃、目標定位上,提脫離現實的口號、定脫離實際的指標,目標一任比一任高,與實際情況、經濟發展條件不相匹配,基層難以落實,到處爭產值,重複統計、虛報數據,一級騙一級,最終勞民傷財。

6.急功近利,急於出政績見成效,只顧眼前不顧長遠,重視“顯績”忽視“潛績”,忽視抓基層打基礎,搞“短平快”,破壞生態和環境。

7.只對上級領導負責,不對民眾負責,開展工作揣摩上級領導的心思,迎合上級領導的喜好。上級領導重視、關注的就抓得多、抓得緊;上級領導不太重視、不太關注的,就抓得少、抓得松,只是發文、開會、喊口號、編數字、報總結,應付了事。

8.責任狀多、“創建達標”多,各層級、各系統都爭著在基層掛牌、授牌,各種榮譽花樣繁多,獎牌發了一大摞,什麼作用都不起。

9.搞花架子,安排部署工作簡單地分指標、攤派任務,壓得基層喘不過氣,只好造假應付,把功夫下在建台賬、報數字、寫匯報、講成績上。

10.決策缺乏深入研究論證,與客觀實際和民眾意願不相符合,不顧當地的資源稟賦、自然條件等盲目跟風。

11.在幹部選拔任用上視野不夠寬,缺少統一長遠考慮;幹部管理需要改進和加強,一方面對幹部監督管理教育還有不到位的地方,對有問題苗頭的幹部沒有及時打招呼提醒,另一方面對幹部有求全責備的情況,激勵調動保護幹部幹事創業積極性創造性不夠。

(二)文山會海,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檔案落實檔案

1.檔案多,相同內容層層發文,檔案簡報“滿天飛”,可發可不發的多,重要的、管用的少,虛的多、實的少,不結合實際的多、能落實的少;雖然“紅頭檔案”有所減少,但又改頭換面成“白頭檔案”、“白頭通知”,實際檔案數量沒有減少。

2.文風沒有體現短、實、新要求,檔案質量不高,貫徹上級決定囫圇吞棗、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制定貫徹措施不結合自身實際,“上下一般粗”,甚至“檔案打架”,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難以落實;徵求意見流於形式,成為“公文旅行”、“公章往返”。

3.習慣用信息簡報“看”工作,把報送信息簡報作為各類考核檢查的重要內容;下級為完成任務而編信息,大量信息報喜不報憂,誇大其詞,失去參考作用。

4.上級安排一項工作、下發一個檔案,動輒要求下級制定工作方案、實施意見、責任分解、報進展情況、報落實情況、報先進典型、報總結材料,有的甚至檔案剛剛收到就要求報送貫徹落實情況,基層幹部忙於編寫材料,苦不堪言。

5.會議多,無關或關係不大的單位也要求參會,什麼會議都要求主要領導必須參會,以主要領導是否參會評判對此項工作是否重視,陪會現象突出。

6.會議時間長、效率低,講話的領導多,官話、大話、套話、“正確”的廢話多,管用的就是幾句,聽的受罪,參會的思想開小差、玩手機、發微信、打瞌睡、隨意出進、提前退會的情況突出;會議準備不充分,事先沒有充分溝通,議而不決,沒有解決實際問題,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7.以發文、開會作為落實工作的首選措施,滿足於開了會、發了文就算貫徹落實。

(三)工作不實、落實不力、弄虛作假

1.多數部門都從各自角度出發,層層簽訂各種責任書,開展各種各樣的檢查評比考核,看似合理,實際大量重複,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實效;綜合績效考核的指導性、操作性、針對性不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考核對象重當前、輕長遠,“寅吃卯糧”,應付了事。

2.考核注重看材料、看數據、看台賬,不注重實際效果,加重基層特別是鄉鎮、村(社區)負擔,導致基層單位每年要花大量時間應付上級檢查,忙於在辦公室編造材料。

3.不考慮基層實際,要求基層上報的材料和數據報表多,而且往往要求時限非常緊,“張口要閉口到”,下面沒有時間落實,被迫“編材料”、“湊數字”應付。

4.制度建設與實際情況結合不夠緊密,制度定得多、條款多,但具體管用的少,“帶電”的少;領導帶頭示範不夠,抓制度執行不夠嚴格,時松時緊。

5.工作中安排部署多、具體措施少、檢查督促少,不講實效,碰到問題繞道走,遇到矛盾往上交,不辦實事;對相同工作重複督促檢查,給基層造成負擔,且都要陪同,基層幹部疲於應付,沒有時間精力抓工作落實,也加重了基層接待負擔。

6.作風漂浮,習慣“遙控指揮”,唱功好、做功差,對工作布置多、計畫多、規劃多,落實少、推進不力,對重大項目、重要工作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抓而不緊,落不到實處。

7.工作底數不清、基層情況不明,不抓落實、不想落實、不會落實。

8.時間觀念差,執行能力弱,辦事效率低,工作推、拖、滑,不求上進,一項工作壓在手上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不聞不問,缺乏只爭朝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四)學風不濃、學風不正

1.不重視學習,學習風氣不濃,學習意識淡薄,應付式學習,學不進去,把學習放在一邊,為完成任務而學;領導幹部線上學習不想親自完成,由他人代學;個人交流材料、講話稿、調研文章、心得體會由工作人員代寫或到網上下載。

2.學習流於形式,學用嚴重脫節,學習與日常工作結合不夠緊密,“兩張皮”現象突出,說起來頭頭是道,做起來還是老一套;理論聯繫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導致謀劃發展、推動工作的思路不寬,指導實踐、解決問題的辦法主意不多,碰到具體問題無所適從,遇到突發事件束手無策。

3.學習方式、方法陳舊,內容枯燥單一,學習制度不健全。

(五)調研浮於表面,不解決實際問題

1.習慣於“被調研、淺調研”,走的路線、看的點、見的人、聽的話都是事先設計安排的,熱衷於“門面”和“視窗”,不關心“後院”和“角落”,都往路好走的地方去,偏遠、路不好、問題多的地方不願去,基層也不願意安排,使調研浮在表面;有的領導不喜歡聽真話實話,基層也不敢講真話實話,匯報中報喜不報憂,調研中聽不到實話真話,辨別不出真話假話,獲得的情況不真實。

2.調研方式局限於聽匯報、看材料,缺乏“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求實精神,深入第一線掌握第一手資料、與基層幹部民眾一起研究解決實際問題不夠;搞網上調研、材料拼湊,調研文章千篇一律,沒有針對性;調研的不寫材料,寫材料的不參加調研,在辦公室“閉門造車”,寫出的調研報告對解決問題沒有實質作用。

3.把隨機調研搞成隨意調研、隨便調研,問題導向不強,沒有調研目的,沒有調研主題,失去調研意義;下鄉調研不仔細、不認真,回來後亂講不切實際的話,在幹部民眾中失去威信。

4.解決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多停留在作批示、提要求上,忽視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督促落實不夠,導致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

(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1.執行上級要求和政策陽奉陰違,合意的就執行,對影響自身利益、削弱自己權力的政策搞選擇執行、逃避執行、歪曲執行,甚至找各種客觀原因和藉口拖著不執行。

2.搞表面執行,執行制度有意放鬆審核、忽視監督、推卸責任,使制度規定流於形式。

3.搞雙重標準,嚴於對人、寬於待己,執行剛性制度規定只盯著別人,對普通幹部監督多,對自己及身邊人員監督少。

4.機械執行、生搬硬套、呆板教條,落實政策縮水走樣,好事辦不好,實事辦不實。

二、官僚主義方面

(一)疏遠民眾、脫離基層、對民眾缺乏感情

1.不是“密切聯繫民眾”,而是“密切聯繫領導”,看人“下菜”,對上對下兩個樣,對領導阿諛奉承、唯命是從,只要上級滿意,什麼條件都滿足,什麼事都能辦到;對待下屬高高在上,對待普通幹部和民眾官氣十足,頤指氣使。

2.衙門習氣重,工作太擺譜,在民眾面前拿架子,不願深入民眾、不願接觸民眾,對民眾疾苦麻木不仁,對待民眾不熱情、不耐煩,態度不好、語氣生硬。

3.辦公不開門,開門不辦公,怕與幹部民眾接觸,習慣於辦公室聽匯報,酒桌上談工作;不能經常深入基層,即使下基層,也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不願意深入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解決基層實際問題。

4.坐在辦公室寫檔案、施號令,強迫式、命令式安排工作,不了解基層工作實際,自以為是,想當然、打官腔、瞎指揮;制定政策缺乏深入細緻的研究,執行上級決定照本宣科,不注意結合本地區實際,民眾聽不懂、不理解,致使惠民政策落實成效打折扣。

5.聯繫民眾只注重在重要節日送慰問金、送米、送油、送化肥,平時不傾聽民眾心聲,不知道民眾想什麼、需要什麼、關心什麼,對民眾沒有真正情感。

6.遇事不同民眾商量,聽不到也聽不進基層民眾的意見,代民作主,決策部署沒有完全從維護民眾利益、體現民眾意願、回應民眾期盼出發,研究重大項目往往重視領導、投資方的意見,對民眾的要求重視不夠,甚至忽視民眾的利益。

7.沒有設身處地站在民眾的立場上想問題、做決策,工作方式方法簡單,做民眾工作“通不通三分鐘、再不通龍捲風”,用壓服代替說服,激化矛盾。

8.服務基層、理解基層,主動支持基層解決困難和問題不夠,對一些重大項目和重要工作過多強調屬地責任、部門職責,只注重下達指標、交待任務、規定時限、施加壓力,而沒有深入幫助基層分類指導、分析問題、研究辦法、破解難題。

9.為民眾排憂解難不及時,坐等上門多、主動問需少,推動解決事關民生的項目、工程和工作力度不大,錦上添花的事搞得多,雪中送炭的事做得少,關注邊遠山區、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存在對民眾的承諾兌現不到位、反饋不及時的現象。

10.聯繫民眾不夠主動自覺,直面民眾、傾聽民聲、問計於民、體察民情還有差距,了解社情民意不夠及時、不夠全面,一些民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多年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

(二)怕字當頭、 不敢擔當

1.怕字當頭,怕幹事、怕負責、怕創新,畏首畏尾,瞻前顧後、等待觀望、患得患失、退縮不前。

2.工作安於現狀,得過且過,拈輕怕重,能推就推,面對熱點、難點問題,缺乏信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沒有事;面對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中的急難險重任務,明哲保身、敷衍塞責、推諉耍滑,繞著走、躲著走、拖著走,不去解決棘手問題,不去觸及尖銳矛盾。

3.精神懈怠,幹事創業勁頭不足,當“太平官”、做“維持會長”,工作按部就班,不善於創新突破,滿足於四平八穩,滿足於現有成績,“船到碼頭車到站”思想盛行,滿足於老經驗、老辦法,習慣於老一套、舊框框,憑經驗、慣例、老套路辦事。

4.迴避矛盾和問題,民眾長期反映強烈的不少問題沒有得到切實有效解決,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5.習慣於動嘴指揮,不願動手,滿足於安排布置,工作中一味壓擔子、壓任務,對下級交任務提要求多,教方法、幫助解決困難少,對基層反映的問題不解答、不表態、不負責,檢查督促、狠抓落實不夠,對布置下去的工作跟蹤問效不夠。

6.無事嫌官小、有事嫌官大,困難和問題面前不敢負責、不敢擔當,矛盾上交,責任下推,在決策、處理問題上,談原則問題多,談核心問題少,繞山繞水無觀點,怕擔責任、風險。

7.見好事就上、見問題就讓,問題都是別人的、好事都是自己的,一旦出點紕漏就想方設法找理由、找客觀,往別人身上推責。

8.不敢講真話、不願講實話,講情面、講感情,對假情況、假數字、假典型聽之任之,只栽花不栽刺,上捧下拉、左右逢源,搞無原則的一團和氣;面對違反政策規定的現象和行為不能據理力爭,明哲保身,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9.缺乏解決困難和問題的能力和水平,不願接觸也不敢接觸民眾,面對民眾訴求心中無底氣、手上無招數、解決問題無辦法,怕民眾給自己惹麻煩添亂子,怕自己下不了台、收不了場。

10.落實工作抓而不緊,存在畏難情緒和觀望思想,言重於行,重部署輕督促,工作“虎頭蛇尾”現象不同程度存在;抓工作始終慢半拍,不追不動,不催不辦、辦起事來拖拖拉拉,缺乏“緊抓不放、一抓到底”的工作激情。

11.當“甩手掌柜”,任務層層轉交,自己浮在面上搞“遙控指揮”;怕出亂子,怕惹麻煩,滿足於“搞定擺平”,導致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久拖不決,一些民眾長期反映的熱點問題解決不及時、不到位。

(三)執法部門和視窗單位辦事層層審批,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

1.便民服務視窗不便民,一站式服務不到位,一些服務視窗成為擺設,辦事還得跑單位,有的民眾辦一件事要跑兩三趟甚至七八趟;部分服務視窗單位無辦事流程公示,工作人員不一次性交代清楚,讓民眾來回折騰。

2.“吃拿卡要”、收回扣、拿紅包,不給錢不辦事、給了錢亂辦事;通過專項整治後,“門好進、臉好看、但就是事難辦”,服務不主動,辦事效率低,有時故意設定門檻,採取拖、滑、推的態度,民眾對此“望事興嘆”。

3.不能及時落實政策,承諾的事項不兌現,有政策規定的事項找客觀原因頂著不辦,對普通幹部和民眾的事情找各種理由拖著不辦,逼著普通幹部和民眾到處找門路、托人情。

4.部門之間不講協調、不講配合,缺乏“一盤棋”意識,存在各吹各打的現象,遇事相互推脫,非得等到上級領導出面才能解決。

5.部分行政審批事項過於集中,行政審批事項“接、管、放”還不到位,審批效率不高,有的部門存在推諉扯皮的現象,企業落地難、項目審批難。

(四)服務民眾的意識和能力不強、辦事不公

1.對基層民眾反映的問題有政策有條件也不認真辦,解決民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歷史遺留問題和“老大難”問題沒有信心和決心,消極應付,該辦的不辦,承諾的不兌現,失信於民。

2.執法不公,辦事不公,以人情代替原則,在征地拆遷、廉租房分配、低保辦理、救災物資發放、扶貧慰問等方面優親厚友、厚己薄人,不能一碗水端平;政務、村務、財務不公開,致使公平、公正得不到體現,損害領導幹部在民眾中的形象。

3.下基層看望慰問,沒有深入真正困難的家庭,有重複看望慰問的情況,而部分困難民眾得不到關注和關心。

4.辦事首先考慮的是部門利益,不從民眾利益出發,不從大局出發,只強調部門客觀原因,有利的爭著乾,沒利的相互推。

(五)不講黨性原則、追逐名利

1.班子成員之間溝通交流不夠,不太協調,工作合力差,互相補位意識差,工作配合不默契,導致工作決策判斷不夠準確。

2.領導幹部沒有嚴格按要求參加所在黨支部的組織生活會。

3.抓工作靜不下心、沉不住氣,不怕民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兩年不提拔、心中有想法,三年不挪動、就要去活動”,乾一點事就希望得到“回報”,追逐私利爭先恐後,剛剛提拔就“琢磨”再上一個新台階。

4.只謀人不謀事,整天琢磨拉關係、找門路、套近乎,熱衷於依附同鄉、同學、戰友等為紐帶建圈子、找圈子、鑽圈子,編織“關係網”、營造“人脈”,通過圈子和人情關係搞個人升遷、謀取私利。

5.上級對下級護著、寵著,下級對上級捧著、迎著,同級對同級哄著、抬著,相互迎逢討好、吹捧抬舉,看到問題不指出,有了錯誤不批評,隔靴搔癢提意見,把批評和自我批評變成了表揚和自我表揚。

6.習慣於揣摩上級和領導意圖,習慣於事無巨細地在上級和領導面前表功,只喜歡乾領導看得見的事、不喜歡乾民眾期盼的事,做表面文章,不乾實事。

(六)作風不民主、決策不科學

1.民主決策聽取意見不充分,憑經驗辦事,要求過高過急,工作推進不理想,甚至半途而廢。

2.聽不進不同意見,長官意志濃厚,個人說了算,不顧地方實際和民眾意願,工作中盲目主觀,沒有做到實事求是,存在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桌子命令、拍屁股走人的情況。

3.充分聽取民意、反映民眾訴求的科學民主決策體系還不健全,決策前調查研究、決策中民主討論、決策後考核和責任追究銜接不夠緊密;決策系統性不強,就事論事、見子打子、顧此失彼,導致一些決定事項難以落實,一些困難問題研究解決不徹底。

4.獨斷專行,強調個人威信,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藉口,“人、財、物、權”一把手說了算,在工作中搞“一言堂”,聽不得不同意見,甚至對堅持不同意見的同志另眼相看。

5.把批項目、給資金作為對基層的恩惠和施捨,在項目審批中存在不公平、不規範,誰跑得多、誰溝通得好、誰找領導打招呼、說情,就把項目給誰。

三、享樂主義方面

(一)玩心重、玩風濃,貪圖享受

1.沉迷於打麻將、“鬥地主”,花大量時間搞不健康的娛樂活動,在民眾中影響極壞。

2.存在攀比心理,斤斤計較個人待遇和得失,比權力、比資歷、比福利、比待遇、比條件的多,比工作、比能力、比干事、比業績、比貢獻的少。

3.不嚴格執行公務接待規定,標準控制不嚴,大手大腳、大操大辦、揮霍浪費情況還時有發生,甚至假公濟私,私客公待。

4.工作不在狀態,成天忙於應酬,講吃講喝,有請就到、有酒就醉,流連飯桌酒局,經常醉醺醺、昏沉沉、輕飄飄,有時飲酒誤事。

5.講究工作和生活待遇,認為到一定的職級講享受理所應當,甚至心安理得,工作只說不乾、光說不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6.在公車配備上有攀比現象;公車改革試點後,車照坐,錢(交通費)照拿。

7.公車私用,不但自己用,家屬也使用,甚至用公款為私家車加油。

(二)作風渙散、紀律鬆弛

1.對自身要求不嚴,自律性差,工作紀律鬆散,上班時間脫崗串崗、吹牛聊天、吃早點、辦私事、買菜、玩遊戲、看電影、炒股票、聊qq,鄉鎮幹部“走讀”,民眾有事找不到人。

2.不遵守保密紀律規定,不該看的亂看、不該說的亂說、不該打聽的到處打聽。

3.部分從領導崗位上改任非領導職務的幹部居功自傲,擺老資格,只要組織照顧,不要組織紀律,不服從安排,長期不好好上班、不認真幹事,放任自流,有的還坐而論道,評頭論足,在幹部職工中影響極壞。

4.長期不參加或極少參加組織生活,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嚴重,甚至還熱衷於傳播小道訊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三)意志消沉、不思進取

1.有求穩怕亂的思想,工作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爭先進位的危機感和憂患意識不夠強烈,習慣於自我滿足、長期自我感覺良好,標桿樹立不高,缺乏爭當先進、爭當優秀的競爭意識。

2.缺乏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乾公事精神不振,做私活勁頭十足;工作怕苦怕累,逃避責任,情趣低俗,玩物喪志。

3.習慣於按部就班,上級沒有安排的、檔案沒有明確的、領導沒有指示的就不敢主動去做,不敢先試先行,安於現狀。

4.工作標準不高、節奏緩慢、效率低下,遇事不溫不火,懶於深入鑽研,懶於探尋規律和探索創新,腦不勤思、眼不勤學、手不勤寫、腿不勤走,擺一擺,看一看,慢慢來,慢慢做,缺乏只爭朝夕的進取精神,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

(四)拈輕怕重、不願吃苦

1.每逢安排蹲點、下派掛職、交流任職等工作,就找各種理由,不願到邊遠艱苦地區,不願到基層一線工作;有的黨員幹部雖然到了基層,但心思不在工作上,有混日子的想法,吃苦奉獻精神不足。

2.只求工作生活安逸,工作中挑肥撿瘦,工作壓力小、工作相對輕鬆的崗位爭著去乾,工作壓力較大、條件艱苦的地方都不願意去乾,工作怕苦怕累,逃避責任、迴避矛盾,不幹事專挑刺,甚至撥弄是非,阻礙幹事。

3.工作上多做一點就覺得吃虧,開口閉口講回報,拈輕怕重,不願吃苦出力,見到榮譽搶著要,碰到難題往外推,遇到矛盾繞著走。

4.工作中講享受,不是自己分管或負責的工作隨意應付、推諉,無車不下鄉,沒有好處不辦事,工作消極應付。

四、奢靡之風方面

(一)節儉意識淡薄

1.勤儉節約教育不夠,艱苦樸素意識淡化,自我約束不夠嚴格,乾工作較多考慮完成指標任務,較少考慮行政成本。

2.艱苦奮鬥、以儉為榮意識有所下降,認為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已經過時了,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個人收入增加,改善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是理所應當的,誰不多為自己打算、不多享受誰吃虧,喜歡玩、喜歡攀比,崇拜和追求物質享受。

3.公共資源利用率低,有的單位內部簡報、刊物、檔案彙編、工作手冊、規章制度、宣傳畫報等印刷份數大大超出實際需求,積壓在倉庫或變成廢紙,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公文、資料重複印刷、傳送,辦公無紙化程度低;機關白天開“長明燈”,人走不關燈,計算機、印表機、飲水機、取暖器等長期不關。

4.壓縮“三公”經費不到位。部門預算工作不夠科學合理,“三公”經費壓縮的措施不夠具體、明確,接受各方面監督做得不夠好,公開透明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

(二)揮霍公款、鋪張浪費

1.熱衷講排場,要面子,認為講排場是身份的象徵,容易給領導留下好印象,追求高規格、高標準。

2.有超規格接待、陪同人員過多的情況,辦事、接待開支精打細算不夠,還有改進的空間;開會不注重節儉,違反規定置花草、擺水牌、做布標。

3.部門之間相互請吃、吃請,個別單位轉入單位內部或隱蔽的地方,變換花樣,吃喝照舊,仍有“舌尖上的浪費”; 接受基層贈送的土特產品、紀念品依然存在。

4.公車管理不夠規範,辦公用房超標問題還沒有完全按照要求整改到位,還不能完全自覺接受社會公眾監督,“車輪上的浪費”還不同程度存在。

5.把異地培訓、外出學習考察當作福利待遇,輪流安排,搞變相旅遊。

6.鋪張浪費,使用公款大手大腳,甚至巧立名目,公款報銷玩“變臉”,公款買煙和高檔酒,什麼花銷都敢公款報銷。

7.“小金庫”治理還不夠堅決和徹底,利用“小金庫”改善隱性福利待遇的現象時有發生。

(三)以權謀私、藉機斂財

1.利用婚喪嫁娶、孩子入學、建房搬家、家人和自己生病等事宜藉機斂財。

2.插手干預工程項目,在招投標和物資採購中“打招呼”、搞暗箱操作,為親朋好友謀取私利。

3.個別村幹部濫用職權、亂賣土地,村內賬務不公開,對低保資金進行二次分配,導致民怨極重。

4.監督檢查和懲戒力度不夠,審核審批手續過多過繁,濫用公權、吃拿卡要、與民爭利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