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活動策劃書:救助貧困生

〈二〉.適當成立互助小組開展活動,以小組為主開展活動。

1.  成立互助小組,以小組聯繫被救助同學,開展面對面交流,主要負責解決被救助同學在日常中所面臨的實際性問題,具體負責,及時掌握被救助同學的相關信息,這在一定程度上既可維護他們的尊嚴,又可以有效的幫助他們。

2.  小組在做好救助同學工作的同時,也可以發揮其另一方面的作用,聯繫學校,聯繫社會,運用自身和學校所掌握的社會資源和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為被救助同學及時有效的提供幫助。比如,小組可以聯繫社會和企業愛心人士。既避免了被救助同學直面他們時的尷尬局面,又能幫助他們,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綜合和參考社會工作中的小組工作方法和原理,我認為不妨一試,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遵循“被救助者——愛心小組——提供幫助者”這一模式。既可以雙向互動,顧及被救助者尊嚴,又能及時為他們提供幫助。有時被救助者可以通過小組與這些愛心人士建立關係,形成一種長效機制。則能更好的幫助他們,實現我們的預期目的。同時也可發揮了小組的作用。

〈三〉.在貫穿以上方法時,更重要的是要重視長效機制的建設。

通過學校,小組或社會為貧困學生提供其實現自身價值的平台,讓他們在受助的同時,實現自身的發展,達到我們活動的預期目的。

比如,學校適當提供貧困大學生業餘工作崗位,或通過小組在校外為他們尋求方便的工作等等。

〈四〉.建立快速信息通道,及時反饋有關貧困生政策的相關信息。讓更多的貧困生同學及時了解國家,學校在貧困生方面的相關新政策。更好更快的尋求幫助,解決自身問題。比如,校內貧困生相關政策及時公示,國家相關政策及時公示等等。

〈五〉.建立和完善貧困生相關情況管理機制。

在已有的基礎上,強化管理。主要是管理貧困學生相關情況,建立檔案,落實救助金髮放,管理各方錢款,完善監督機制。比如,設立基金專門管理機構,管理各方捐款,做好貧困生清查等工作。

從管理上細化職責,構件一整套的長效運作機制。為以後的貧困生相關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