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緊急事件應急處置預案

8、咬傷。若在校內外不慎被蛇咬傷,應將傷口處血液擠出,並以布條、帶子等物紮緊傷口上部,減緩血液流動,搭乘各種交通工具,赴醫院檢查救治,同行者立即報告老師;若發生被狗、鼠等咬傷,除到醫務部門做必要的救治外,還應立即去(24小時內)防疫部門打預防針,以免後患,同行者應立即報告老師。

9、觸電。若發生觸電事件,旁觀者應立即關閉電閥,切斷電路,再用絕緣物體(乾燥木棍等)將觸電者與電線等導體分離,切忌直接用手去拉扯電線,觸電者若驟然停止呼吸、心跳,應立即以口對口或口對鼻的方式實施人工呼吸,就地救治,並迅速報告教師,同時撥急救電話120,請求醫院救治。

10、盜竊。宿舍與教室要作好防盜工作:最後離開宿舍或教室的同學,要關好窗戶鎖好門,以方盜賊乘虛而入;不要留宿外來人員;發現陌生人在教學區或宿舍區活動,應立即向值周老師匯報。如發生盜竊案件,立即報告,同時封鎖和保護現場,不準任何人進入;發現嫌疑人,應立即報告;積極配合調查,實事求是、積極主動的反映情況、提供線索;如發現存摺被盜,應儘快到銀行掛失。

11、爆炸。爆炸是實驗活動中最常見的事故之一,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物理爆炸,如因內部壓力過高,壓力容器破裂而發生爆炸;二是化學爆炸,如氧化劑與可燃物接觸等而發生爆炸;三是物理化學爆炸,如在實驗中,因操作不當或技術條件控制不好而發生爆炸。

防止爆炸必須做到幾點:一是加強防爆意識,引起高度警覺;二是實驗時,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操作步驟,在老師指導下完成實驗;三是在與易爆物品接觸時,做到“七防”:防止可燃氣體粉塵與空氣混合,防止明火,防止摩擦與撞擊,防止電火花,防止靜電放電,防止雷擊,防止化學反應。

12、騷擾。受到騷擾時,對過分的舉動要大聲地、明確表示自己的反對態度,千方百計向有利於自己的環境與場所移動,學會自我保護。一旦受到騷擾時,不要只陷入痛苦、內疚或自責,應及時報告,勇於揭發,同時採取必要的措施制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預防騷擾的策略:不要獨自在偏僻的地方行走;不要輕信新結識的朋友,更不要單獨隨剛認識的人去陌生的地方;不要接受超過一般的饋贈;不要在交往中表現輕浮;學會選擇朋友聚會的環境與場所。

13、運動創傷。在運動中時常會發生運動創傷。如果是發生關節扭傷,扭傷部位不青不腫,說明是輕傷,只需休息一會用手揉一揉即可。如果腫脹很厲害,應立即冷敷,用冷水毛巾包起來或用涼水浸泡傷處,使局部溫度下降和受傷部位的血管收縮,祈禱止血和減輕腫脹的作用;經過以上簡單處理後,應立即到校醫務室或醫院診治。如果發生骨折、骨裂或韌帶撕裂等,應立即去醫院治療,切不可自行處理,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預防運動創傷,應注意以下幾點:做好運動前期的準備活動,使人體各組織器官做好投入運動的充分準備,減少運動性外傷;做好運動後的整理活動,使人體從激烈運動狀態回復到安靜狀態;運動後不要喝大量的白開水,更不要暴食冷飲,而需要多喝鹽開水;患有疾病或身體不適的同學,不可參加緊張激烈的體育活動。

14、中暑。悶熱的夏季,在烈日暴曬下,可能會引起中暑。對輕度中暑的患者,可採取以下救護措施:迅速將患者移至陰涼通風處,並給患者飲用含鹽的清涼飲料;解開患者的衣服,用冷水擦四肢、腋下、頸前、後背等處,尤其要在頭部冷敷,使頭部迅速散熱以保護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給患者口服十滴水、藿香正氣水(丸)、人丹等藥物,在患者額部可塗抹清涼油;迅速報告老師或醫務人員,醫務人員可針刺“中沖、內關、合谷”等穴位。對中暑嚴重的患者,應立即送醫院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