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稽查大隊工作總結

按照省局下發的《山東省藥品質量監督抽驗管理辦法》(魯食藥監發[XX]40號)規定,認真做好不合格藥品檢驗報告書的傳遞和不合格藥品的核查工作,按時填寫、上報《藥品質量公告不合格藥品核查表》和《季度計畫抽驗不合格藥品核查情況匯總表》。

三是舉報受理工作認真、細緻。稽查大隊實行了舉報電話24小時值班制度,充分發揮9600111舉報電話的作用,及時、認真地受理對待民眾的電話或上門舉報、諮詢,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耐心講解,妥善處理民眾反映的問題。稽查大隊共受理民眾舉報129起,解答諮詢200餘人次,受到了民眾的好評。

二、抓重點,全面推進稽查工作的整體開展

一是繼續把打擊制售假劣藥品違法行為作為重點,狠抓大案要案的查處。藥品安全直接關係到民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政府關注、民眾關心的多是藥品質量和藥品市場秩序問題。當前藥品監管中存在著一些困難,如違法分子的做案手段日益狡猾;缺乏專項打假經費,打假成本高、造假成本低;鄰近省打假力度明顯加大等等,形勢不容樂觀,容不得半點鬆懈。稽查大隊將以下七類藥品作為稽查的重點,加強日常稽查:一、上級通報的假劣藥品;二、日常收集的各網站、報刊公布的假劣藥品;三、日常抽驗陽性率高的中藥飲片;四、在我市首營的藥品和新特藥;五、骨科、牙科等植入性器械及使用的藥品;六、農村商店兜售的藥品;七、名貴藥品。按照省市局統一部署,繼續深

請相關媒體記者進行跟蹤宣傳,先後在電台、電視台和報刊發表文章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四)加強培訓,車載技術人員業務素質不斷提高。為保障藥品檢測車能按計畫有效運行,我局成立了“藥品檢測車及車載技術人員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利用每周一次的業務學習時間和全市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稽查工作會議之機,對全市稽查人員進行普及性培訓。在檢測車運行到各區(市)時,由指定的參訓人員具體負責操作,逐步實現市局統一調度,區(市)局獨立抽樣檢測的新格局。這樣既培訓了操作人員,又降低了運行費用。稽查大隊把省局省所培訓班講義及快檢車資料庫中載明的能夠快檢的品種目錄印發至有關業務人員,人手1份,組織認真學習,並將藥品檢測車開進區(市)局、藥檢所,請參加省局省所培訓的同志現場講授和指導,讓有關人員現場觀摩和操作,收到了較好效果。

(五)計畫運行,藥品檢測車整體優勢初步發揮。藥品檢測車嚴格按計畫運行,使得藥品檢測車的運行始終保持安全、合理、有序,xx年,藥品檢測車運行近7200公里,耗油近1400升,覆蓋5區1市85個單位,現場檢測藥品品種461個,1258批次;向市藥檢所送樣58個品種,106批次;經檢驗認定為假劣藥品9個品種,12批次。

實踐證明,藥品檢測車不僅是“監檢結合”的平台,還是“監檢結合”的重要紐帶。我局藥品檢測車在開展以藥品近紅外檢測法為主要檢測方法的同時,還計畫相繼開展藥品化學檢驗方法、藥品薄層色譜法和顯微鏡法。9月份,我局為快檢車配置了專用的澄明度檢測儀,效果較為明顯。

五、認真抓好《特別規定》及其《實施意見》、《條例》和《辦法》等法律法規政策的貫徹落實,推進稽查業務培訓和執法規範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