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工作總結

四是積極開展節水技術改造。蘇州市經貿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先後出台了推進科技發展計畫、推進新型工業化扶持項目(循環經濟)資金補助政策,扶持企業實施節水技術改造,積極推廣套用節水新技術、新工藝。多年來,共完成節水技改項目285項,項目總投資7200萬元,其中財政資金補助1100萬元,年節水量達8255萬立方米。蘇州金華盛紙業有限公司投資3400萬元自建中水回用設施,使得每噸紙的用水量從20立方米下降至11立方米,每天減少廢水排放7000噸,企業在生產能力不斷增加的同時,單位水耗不斷降低,取得了明顯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六、創新管理措施,加強節約用水監管工作

一是切實抓好建設項目節水設施“三同時”管理制度的落實。相關職能部門密切配合,明確各自的責任分工,建設項目審批機關在審查立項檔案時,對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涉及節水設施的內容進行審查;初步設計審批部門和施工圖審查機構在審查設計檔案時,對涉及節水設施的設計進行審查;施工監理部門以及質量監督部門應當按照審查合格的設計檔案,進行施工監督管理;年設計取水量在2萬噸以上的建設項目,按要求編制節水評估報告書,2萬噸以下的編制節水評估表;同時還規定節水設施竣工驗收合格的,用水單位在3個月內將竣工驗收報告送節約用水管理機構備案,核定其用水指標後,供水部門方可正式供水。

對於“三同時”管理制度實施以後的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項目,嚴格按照節水法規和檔案的要求,一個不漏,實施“三同時”管理,對於以前的建設項目,按照考核指標的要求,加強對資料的收集、整理,xx—XX年共有316多家單位按要求進行了審核。XX年,為進一步強化節水“三同時”管理,我市將建設項目的節水設施、節水器具等審查內容納入市行政服務中心審查項目。

二是組織用水審計試點工作。制訂了《蘇州市工業企業用水審計規範》(試行)。為積極探索科學提高用水效率新途徑,蘇州市創新管理模式,試點推行用水審計工作,《蘇州市節約用水條例》規定年用水量20萬噸以上的用水戶實行用水審計,審計對象的取水量約占全市工業用水量的90%以上。通過用水審計分析評價企業生產、生活用水的合理性、合規性、先進性,完善取用水管理,挖掘節水潛力,提高用水效率,降低單位產品水耗與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競爭力,減少廢污水排放。

三是積極開展水平衡測試工作。自1986年起,我市根據省建設廳的有關要求,結合本市節水工作實際,在全市工業企業開展了水平衡測試工作。xx年,我市發布了《關於開展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的通知》、《關於開展水平衡測試的通知》,出台了一系列針對被測試企業(單位)的補助和優惠政策;對全市年取水量在2萬立方米以上的用水企業(單位)制定了分年度實施計畫;xx至XX年,我市累計完成了262家企業(單位)的水平衡測試工作,其中xx年--XX年共完成181家企業(單位)的水平衡測試。

七、突出創建重點,積極開展“三個載體”建設

我市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把開展節水型企業、單位、小區創建三個載體建設作為實現創建目標的關鍵和核心任務,精心組織部署,建成了一批省級節水型企業、單位和小區,並以此推動各項創建工作的落實。

一是積極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在用水企業、單位完成水平衡測試工作的基礎上,指導企業、單位嚴格按照創建標準,開展節水型企業、單位的創建工作,在資金與政策上給予扶持。至XX年,共有118家用水企業、單位創建成省級節水型企業、單位,節水型企業、單位的覆蓋率達到23.21%。XX年對金華盛、尚美國際化妝品有限公司、可口可樂有限公司等30餘家節水型企業單位的創建工作組織了複查,並加強了節水型企業單位的日常管理。

通過節水型企業、單位的創建活動,各單位建立健全了節水管理制度,摸清了用水現狀,配齊了計量設施,促進了節水科技研究和節水技術改造,推進了循環用水,提高了用水重複利用率。如蘇州市望亭發電廠投入節水技改資金7000餘萬元,加大節水技改力度,已基本達到“零排放”,每年可節約取水350萬立方米,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也由原來的60%左右上升至90%,使企業走上一條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之路。

二是全面發動創建節水型小區。按照省建設廳《江蘇省節水型小區標準及考核管理辦法》的要求,將節水型小區創建與居民節水器具改造工作相結合,組織各新村、小區認真落實創建標準和要求。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創建活動,完善小區節水管理,加強創建組織、宣傳、制度等建設。目前共有清塘、彩香、竹輝、湖左岸等54個小區獲得“江蘇省節水型小區”稱號,為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打下了紮實的民眾基礎。

三是積極開展節水型高校創建活動。蘇州大學、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等4所高校,把節水工作作為創建和諧校園的重要內容,健全了節水管理網路,明確崗位責任,加大投入,積極開展水平衡測試和節水技改工作,更新改造內部供水管網,推廣套用節水型用水器具,安裝節水型水嘴8000餘只,全面採用浴室卡式智慧型管理裝置,探索非傳統水資源的利用,回收的中水、收集的雨水用於校園的綠化、衛生沖洗和景觀用水,節水成效明顯。目前這些高校都已通過省級考核驗收,成為省級節水型高校。

八、精心組織實施,全面完成節水器具改造

為貫徹落實建設部《關於在住宅建設中淘汰落後產品的通知》和國家《節水型城市考核標準》中“節水器具普及率100%” 的要求,根據我市節水器具使用情況,把節水器具改造任務作為節水型城市創建的一項重要任務,採取紮實有效的措施,狠抓改造任務的落實。

一是加強節水器具銷售使用的監管工作。蘇州市下發了《關於在全市推廣節水型用水器具,淘汰落後產品通告》,明確要求全市範圍內新建、改建、擴建的公用與民用建築必須安裝、使用節水型用水器具;不符合規定的,應當在規定時間內淘汰落後的用水器具,安裝使用節水型用水器具;生產、銷售或者在生產經營中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工藝、設備與產品,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停止生產、銷售和使用。

切實加強對銷售市場的監管。除在報紙、電視將《關於在全市推廣節水型用水器具,淘汰落後產品通告》進行公告外,還專門印製了宣傳單,發放至各銷售商店,做到家喻戶曉。市水務、質監、工商等部門加大監管力度,組織專項執法活動,對市區主要銷售市場及130餘家銷售店進行集中檢查,發現問題限期整改,從源頭上制止非節水型用水器具的流通,為全市節水器具改造奠定了基礎。

二是全力抓好居民家庭節水器具改造。xx、xx年市委、市政府把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面廣量大的居民家庭節水器具改造工作列入政府實事項目,市、區兩級財政共投入改造資金3000餘萬元,免費對建成區內仍在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的居民家庭實施節水器具改造,使節水器具改造工作既作為節水型小區創建的一個抓手,又成為市民參與節水型城市創建的一個平台。改造期間,設立公開電話,接受市民投訴和諮詢,動員全體社區幹部做好入戶登記和改造監督工作,做到一戶不漏、一個不漏。共對14.8萬戶居民家庭的用水器具進行了改造,更換陶瓷閥芯快開式水嘴31.1萬餘只,排水閥6.4萬餘只,並對容易遺漏的餐飲、理髮、旅館等“五小單位”和轄區內部隊營房的用水器具全部進行了免費改造。在背街小巷改造、老新村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時,也將用水器具檢查列入工作範圍,防止遺漏。

蘇州市的節水器具普及工作力度之大、範圍之廣在全國開創了先例,同時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特別是xx至xx年的居民家庭節水器具改造事實項目,得到了廣大民眾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