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學年教育管理工作計畫

(三)探索課程園本實施,形成辦園特色

1、克服課程實施中存在的教育資源缺乏,各領域之間不均衡,目標和內容缺乏循序漸進性,計畫制定隨意性、計畫內各項活動安排的“交替原則”不落實等問題,提高課程實施參考標準的水準。

2、深入開展研究,以研究帶動課程建設,以課程實施深化研究,不斷積累經驗,最佳化課程體系,提高實施水平。

3、重視體育活動,豐富幼兒生活。一是豐富戶外體育遊戲活動的開展,堅持每天的晨間戶外和體育遊戲鍛鍊,體育遊戲做到常換常新。二是開展豐富多樣的幼兒競賽和節日活動等,創造機會為幼兒提供展示的舞台,讓幼兒在活動中鍛鍊成長。

4、環境是隱性的課程。教師要充分利用幼稚園現有的場地,保證區域遊戲的空間,科學安排幼兒的一日生活,保證區域遊戲的時間。注重活動的趣味性和綜合性,明確遊戲活動是教學活動的延伸,是達成教育目標的補充,要加強遊戲指導,通過區域遊戲活動的開展,讓幼兒在滿足快樂的同時,增長知識和經驗,獲得各種能力的發展。

5、注重園本課程建設中資料的積累和借鑑,在已有基礎上邊實踐邊修改,收集、整理和完善各年齡段的主題活動方案和優秀教案,初步形成具有本園特色的園本課程。

(四)逐步完善信息平台,發揮網路效益

1、幼稚園要完善網路平台,利用幼稚園網站實現教育資源的無限增長,提供本園教師個性化學習的平台。

2、依託校本研修的部落格和電子備課等網路手段,不斷促進教師積極將信息技術運用於教育實踐的能力。

3、利用網路平台開展形式多樣的家教指導和家園聯繫活動,幫助家長了解幼稚園教育教學的情況,做到家園協作,有效配合。

三、具體措施

思路:從管理入手,從細化條線工作制度、規範監督調研製度入手,規範教學和課題研究兩條腿走路,在各項工作中把好幾個關鍵點,把我園的各項工作做細、做實、做精。

(一)課程建設

1.園本化關

雖然是主題課程,但在真正實施的過程,還是需要根據園本實際,適時調整其中的活動內容,使其更適合幼稚園的幼兒發展,也更具有自己的特點,因此主題課程園本化是幼稚園課程發展的必要過程。

2.審議關:課程審議時課程實施與評價的重點環節,也是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理念的體現,關係著幼兒的每日活動質量,對於園所和幼兒的發展有著決定性影響。其中有了跟多的未知和困惑,把好審議關是走好課程建設的第一步。因此本學期各教研組應針對每個教學活動的目標、活動材料的準備及活動主要過程開展前審議工作,做到:

*活動內容均衡——一周活動各領域內容均衡設定,體現主題目標。

*目標定位適宜——不脫離幼兒生活實際、不空洞,有針對性。

*活動準備有效——簡潔而不簡單,花心思而不花哨。

*活動過程最佳化——層次框架科學、問答互動有效。

對於課程的後審議,應做到深度反思、集思廣益。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是主要目標。因此本學期的課程審議主要是針對實施過程中的問題發現來開展的,各位教師在填寫課題審議表時,把問題作為主要內容來表述,促使每位教師在每周的課程實踐中形成反思、梳理、歸納的行為,促進教師的教研能力提高和課程的完善。

3.理念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