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行為習慣小結

傳統意義上的家長會總是教師說得多,家長聽得多。家長參與性不夠,主動性也發揮不出來,很多關於幼兒在家裡的個性發展,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問題沒有與幼稚園及時溝通。而以座談會的形式,就能以家長們關心的教育問題,普遍存在的幼兒行為習慣現象,幼稚園的教育教學等,進行交流、互動。家長們可以在座談會上談論自己的各方面親職教育困惑,如幼兒怎樣在家長指導下養成具有良好行為習慣的人;還可以介紹自己的成功育兒經驗,也可以發表自己對幼稚園工作的看法和建議等。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家長真正成為家長會的主人,家長會也真正起到向家長宣傳教育新形勢新觀念,聽取家長急需解決的育兒問題,共同探討教育措施的紐帶作用。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幼兒健康成長,取得人生成功的奠基石。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單*幼稚園的教育是難以實現的,早在20世紀30年代,陳鶴琴老先生就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種很複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須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家庭和幼稚園是影響幼兒身心發展的兩大方面,只有家庭與幼稚園的同步協作,實現“家園教育一體化”,形成緊密的教育合力,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幼兒健康全面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