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文史委工作總結

2.加強與全國各級政協的聯繫往來

參與接待了20多批全國和兄弟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調研、考察團(組);組織委員先後赴湖南、湖北、江西、雲南、貴州、浙江、江蘇、江西、廣西、福建等省學習考察政協文史和學習工作。積極加強同市縣區政協工作的聯繫,通過印發調查表,對市縣區政協文史隊伍建設和文史資料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調查摸底。邀請市縣區政協文史委領導參加有關會議,應邀參加市縣區政協舉辦的有關會議、活動並作文史知識講座,通過《文史通訊》和《政協工作簡訊》,及時傳達和通報全國及各地政協文史工作的動態和經驗。

五年來,我們雖然在征編文史資料、開展調研視察、反映社情民意、組織委員學習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存在著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有:建國後史料徵集工作成效不大;政協委員在文史資料征編工作中的作用沒有得到發揮;組織委員開展學習缺乏新的形式和手段,與市縣區政協文史資料協作征編尚未開展,等等。

回顧八屆政協以來的委員會工作實踐,我們體會到:

(一)領導重視是做好文史資料工作的重要條件

自上個世紀50年代末期周恩來同志倡導開展文史資料工作以來,全國政協的文史資料工作得到了歷屆領導的高度重視。自治區政協也是如此。特別是八屆政協以來,常委會議和主席會議把文史資料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安排兩位副主席分管文史和學習委員會,選擇具有文史專業知識、熱心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政協常委擔任委員會主任,聘請四位文史專家擔任特邀委員,參與政協文史工作。政協主要領導親自參加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的重要活動,為出版的文史資料題寫書名,撰寫序言。分管領導經常對文史工作提出指導意見,安排部署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的重要活動;辦公廳對文史資料的出版以及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的會議和調研、視察、考察活動提供全力支持。這些做法,有力地促進了工作的開展,使本屆政協文史和學習工作有了長足進展。

(二)保持“三親”和統戰特色是做好文史資料工作的關鍵所在

統戰特色和“三親”特色是政協文史資料的生命所在、價值所在,離開統一戰線與“三親”,政協文史資料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和意義。我們在文史資料工作實踐中,緊緊抓住這個根本,始終堅持“三親”和統戰特色,編輯出版了一批真實反映近現代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的各類文史資料圖書,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三)加強協作是做好文史資料工作的重要手段

開展大協作是人民政協文史工作的優良傳統,也是文史資料工作優勢互補、形成合力、精選集萃、多出精品的有效途徑。近年來,全國政協組織各省區市政協開展選題協作,清理、征編、出版了一大批質量較高、內容豐富的史料專題。各地政協之間也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文史資料征編協作,有效地推動了各級政協文史資料征編工作地開展。特別是對於一些史料資源相對欠缺和出版經費不足的基層政協,通過協作出版史料圖書,不僅可以解決經費的困難,也使一些珍貴的史料及時得以和讀者見面。

(四)結合實際是做好文史工作的有效途徑

征編出版文史資料,發揮優勢開展調研視察,建言獻策,必須要緊密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我區屬於西部小省區,我們的文史資料稿件資源相對欠缺,加之近年來史料徵集難度逐步加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文史資料的出版發行。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們一方面努力加強徵集工作,並通過專題化、系列化、開展協作等方法積極編輯出版文史資料。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文史界委員專家多的優勢,以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為切入點,開展各種調研、視察、考察活動,提出意見建議。還結合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舉辦了紀念活動。實踐證明,緊密結合實際,在作好史料征編工作的同時,找準位置,發揮優勢,圍繞為現實服務開展各種活動,是做好政協文史工作的有效形式,也是委員會工作能夠有所作為,取得參政議政成效的重要因素。